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0页 |
1.2 剩余污泥中的水分 | 第10-12页 |
1.3 污泥的化学组成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12-15页 |
1.3.1 EPS来源、组成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2 污泥EPS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1.3.3 EPS的分析表征方法 | 第14-15页 |
1.4 污泥的脱水调理技术 | 第15-18页 |
1.4.1 传统化学调理技术 | 第15-17页 |
1.4.2 高级调理技术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实验材料、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0-21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2.2.1 污泥脱水性 | 第21-22页 |
2.2.2 污泥EPS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2.3 污泥物理性质分析 | 第25页 |
2.2.4 水质指标测定 | 第25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过氧乙酸和亚铁联用调质强化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 第27-49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3.2.1 活性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 第27-28页 |
3.2.2 过氧化氢H_2O_2亚铁离子不同摩尔比例实验 | 第28-29页 |
3.2.3 不同投加量过氧乙酸(PAA)实验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8页 |
3.3.1 PAA与不同投加量的Fe~(2+)协同处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29-41页 |
3.3.2 不同投加量的PAA与Fe~(2+)协同调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41-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钛盐混凝剂调理对活性污泥絮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作用机制 | 第49-60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4.2.1 聚合氯化钛(PTC)的制备 | 第49-50页 |
4.2.2 不同碱化度PTC投加量实验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4.3.1 不同B值PTC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4.3.2 不同B值PTC投加量处理对EPS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 第54-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钛盐分别与纳米Fe_2O_3和PAM复合调理对活性污泥絮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60-71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5.2.1 不同投加量Fe_2O_3 + PTC0.5 实验 | 第60页 |
5.2.2 不同投加量PAM + PTC实验 | 第60-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0页 |
5.3.1 不同投加量Fe_2O_3+PTC复合调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61-68页 |
5.3.2 PAM+PTC复合调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68-70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