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催化合成聚己内酯及其产物的降解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生物可降解类复合材料 | 第12-13页 |
1.1.1 生物可降解类材料的概念 | 第12页 |
1.1.2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类型 | 第12-13页 |
1.2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ε-己内酯 | 第13-15页 |
1.3 聚己内酯的化学方法合成 | 第15-19页 |
1.3.1 活泼氢引发体系 | 第15-16页 |
1.3.2 阳离子催化体系 | 第16-17页 |
1.3.3 阴离子催化体系 | 第17页 |
1.3.4 金属化合物配位催化体系 | 第17-19页 |
1.3.5 酶催化引发体系 | 第19页 |
1.3.6 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辅助手段 | 第19页 |
1.4 酶催化聚己内酯的开环聚合 | 第19-30页 |
1.4.1 生物酶概述 | 第19-20页 |
1.4.2 催化聚合反应的酶的种类 | 第20-24页 |
1.4.3 脂肪酶催化聚合反应 | 第24页 |
1.4.4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 | 第24-25页 |
1.4.5 脂肪酶催化缩聚及酯交换反应 | 第25页 |
1.4.6 酶催化内酯的开环聚合 | 第25-27页 |
1.4.7 脂肪酶催化共聚合反应 | 第27-28页 |
1.4.8 脂肪酶催化合成功能型聚酯 | 第28页 |
1.4.9 CALB催化的聚合反应 | 第28-29页 |
1.4.10 CALB的应用现状 | 第29-30页 |
1.5 本文研究的立题依据以及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第2章 脂肪酶CALB催化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 | 第31-5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1-3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2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2.2.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33页 |
2.2.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33页 |
2.2.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33页 |
2.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 | 第33-34页 |
2.2.5 综合热分析仪(TGA)测试 | 第34页 |
2.2.6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第3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2.3.1 不同的脂肪酶种类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催化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4 催化反应时间对于产物的影响 | 第37-39页 |
2.3.5 反应溶剂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 聚ε-己内酯的性质测试 | 第41-48页 |
2.4.1 FTIR分析 | 第41-42页 |
2.4.2 XRD分析 | 第42页 |
2.4.3 ~1HNMR分析 | 第42-44页 |
2.4.4 DSC分析 | 第44-45页 |
2.4.5 TGA分析 | 第45-46页 |
2.4.6 GPC分析 | 第46-48页 |
2.5 酶的重复催化 | 第48-49页 |
2.5.1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2.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2.6 CALB催化聚合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9-5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酶催化聚合的PCL产物的降解 | 第52-60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52-54页 |
3.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52-53页 |
3.1.2 实验主要用到的仪器设备 | 第53页 |
3.1.3 样品的前期处理 | 第53页 |
3.1.4 降解缓冲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3.1.5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3.2 PCL水解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3.2.1 产物降解率分析 | 第54-55页 |
3.2.2 扫描电镜(SEM) | 第55-56页 |
3.3 PCL降解机理讨论 | 第56-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