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泥石流论文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防治全过程管理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管理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3-14页
        1.2.1 水电工程灾害管理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水电工程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4-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水电工程泥石流风险管理文献综述第19-26页
    2.1 研究综述第19-23页
        2.1.1 泥石流灾害的定义第19-21页
        2.1.2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的特征第21-22页
        2.1.3 泥石流风险管理的定义第22页
        2.1.4 水电工程泥石流风险管理途径第22-23页
    2.2 国内外泥石流风险管理经验第23-24页
        2.2.1 国外泥石流风险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第23-24页
        2.2.2 国内泥石流风险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第24页
    2.3 借鉴和启示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管理框架体系构建第26-35页
    3.1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分层管理第26-27页
        3.1.1 决策层面管理第26页
        3.1.2 职能层面管理第26页
        3.1.3 执行层面管理第26-27页
    3.2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分阶段管理第27页
    3.3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第27-28页
    3.4 各阶段研究内容和具体要求第28-33页
        3.4.1 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要求第28-29页
        3.4.2 水电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相关规定第29页
        3.4.3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相关规定第29-30页
        3.4.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第30页
        3.4.5 各阶段研究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对比分析第30-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第35-45页
    4.1 前期论证阶段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第35-40页
        4.1.1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体系第35-39页
        4.1.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体系第39-40页
    4.2 组织实施阶段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第40-43页
        4.2.1 组织实施的时效性风险分析第40-41页
        4.2.2 防治工程实施不完整的风险分析第41-42页
        4.2.3 施工质量风险分析第42页
        4.2.4 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分析第42-43页
    4.3 运行维护阶段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第43-44页
        4.3.1 管理责任问题的风险分析第43页
        4.3.2 预警预报工作的风险分析第43页
        4.3.3 运行维护工作的风险分析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防治管理措施和建议第45-55页
    5.1 界定责任主体第45-47页
        5.1.1 建设责任主体的界定第45-46页
        5.1.2 事故责任主体的界定第46-47页
    5.2 完善总体规划第47-48页
    5.3 优选治理方案第48-50页
    5.4 把控施工组织第50-53页
    5.5 加强预警维护第53-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泥石流灾害防治全过程管理实例分析第55-76页
    6.1 项目概况第55页
    6.2 前期论证阶段风险管理情况第55-62页
        6.2.1 做实做细地质详查工作第55-56页
        6.2.2 参与主要弃渣场比较第56-59页
        6.2.3 对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了深化设计第59-61页
        6.2.4 完成各专题报告的评审工作第61-62页
    6.3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情况第62-63页
        6.3.1 丹坞堑弃渣场先行启用的风险分析第62页
        6.3.2 跨山梁排水洞施工质量的风险分析第62-63页
        6.3.3 新增泥石流物源的风险分析第63页
        6.3.4 1级拦砂坝无法实施的风险分析第63页
        6.3.5 停淤场没有及时实施的风险分析第63页
        6.3.6 征地遇阻造成设计变更的风险分析第63页
    6.4 运行维护阶段风险管理情况第63-75页
        6.4.1 8.26泥石流具体情况第63-73页
        6.4.2 几点启示第73-75页
    6.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7 结论和展望第76-78页
    7.1 结论第76-77页
    7.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作者简历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试验研究
下一篇:工业建筑设计中色彩影响各因子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