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理论方法 | 第24-48页 |
2.1 分子非绝热准直、取向光学系统 | 第24-28页 |
2.1.1 飞秒激光系统 | 第24-26页 |
2.1.2 泵浦-探测光路 | 第26-28页 |
2.2 分子束六极杆选态及速度成像探测 | 第28-34页 |
2.2.1 六极杆速度成像装置 | 第28-29页 |
2.2.2 超声分子束 | 第29-31页 |
2.2.3 离子速度成像 | 第31-33页 |
2.2.4 时序控制 | 第33-34页 |
2.3 分子的准直和取向实现 | 第34-41页 |
2.3.1 静电场操控分子的取向 | 第34-38页 |
2.3.2 飞秒激光场操控分子的准直和取向 | 第38-41页 |
2.4 处理强激光场中分子电离的理论近似和方法 | 第41-48页 |
2.4.1 分子 ADK 理论(MO-ADK) | 第42-45页 |
2.4.2 分子强场近似理论(MO-SFA)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分子的转动态选择和静电场取向 | 第48-78页 |
3.1 六极转动态选择及分子在静电场中的取向 | 第49-61页 |
3.1.1 线性分子一氧化氮(NO)的转动态选择 | 第49-51页 |
3.1.2 对称陀螺分子的转动态选择 | 第51-53页 |
3.1.3 转动态选择的分子在静电场中的取向 | 第53-59页 |
3.1.4 对称陀螺分子在静电场中的取向分布 | 第59-61页 |
3.2 飞秒激光作用转动态选择分子诱导产生取向和准直 | 第61-77页 |
3.2.1 转动态选择对分子的准直和取向作用的研究 | 第62-68页 |
3.2.2 分子不同转动态对准直和取向作用的研究 | 第68-73页 |
3.2.3 通过理论模拟优化分子取向和准直的研究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准直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解离研究 | 第78-110页 |
4.1 准直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 | 第79-89页 |
4.1.1 线性氮分子的隧穿电离 | 第79-81页 |
4.1.2 对称陀螺分子 CH_3X(X=I, Br)的电离角分布 | 第81-89页 |
4.2 准直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解离及其库仑爆炸 | 第89-103页 |
4.2.1 卤代甲烷分子电离、解离及其库仑爆炸的准直依赖 | 第90-97页 |
4.2.2 卤代甲烷分子电离、解离及其库仑爆炸的角度分布 | 第97-101页 |
4.2.3 准直的卤代甲烷分子光强依赖研究 | 第101-103页 |
4.3 利用准直研究氯甲烷分子在强场中的 Hn+发射过程 | 第103-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0-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作者简介 | 第124-12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25-12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奖励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