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贸易摩擦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第12-13页
        1.3.2 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第13-14页
        1.3.3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的相关政治经济研究第14-15页
        1.3.4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1.6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7-18页
2 贸易保护的相关政治经济理论与分析第18-23页
    2.1 贸易保护的相关政治经济理论第18-20页
        2.1.1 国家利益论第18页
        2.1.2 多元主义论第18-19页
        2.1.3 内生保护理论第19-20页
    2.2 美国对华贸易决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20-22页
        2.2.1 公众或选民对华贸易政策的影响第21页
        2.2.2 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分析第21页
        2.2.3 利益集团与民主政府相互博弈过程第21-22页
        2.2.4 民主政府基于国家利益和政治私利的权衡第22页
    2.3 本章总结第22-23页
3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及贸易摩擦概述第23-35页
    3.1 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第23-25页
    3.2 中美光伏产业扶持政策比较与产业发展概况第25-28页
        3.2.1 中美光伏产业政府政策扶持比较第25-26页
        3.2.2 中美光伏产业发展概况第26-28页
    3.3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现状第28-30页
    3.4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现状第30-31页
    3.5 中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的特点第31-33页
        3.5.1 发起方多为美国,单边主义较明显第31-32页
        3.5.2 形式以“双反”为主,对光伏企业的危害较大第32-33页
        3.5.3 发生于美国总统或中期选举前,政治经济色彩浓厚第33页
    3.6 本章总结第33-35页
4 美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35-51页
    4.1 案例介绍第35-36页
    4.2 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政治经济原因分析第36-45页
        4.2.1 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第36-39页
        4.2.2 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第39-40页
        4.2.3 奥巴马政府谋求政治私利的表现第40-43页
        4.2.4 美国国家利益与奥马政府政治私利的一致体现第43页
        4.2.5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第43-45页
    4.3 “双反”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第45-50页
        4.3.1 削弱我国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第45-46页
        4.3.2 限制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第46-48页
        4.3.3 光伏企业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倒闭第48-50页
        4.3.4 引发连锁效应第50页
    4.4 本章总结第50-5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1-57页
    5.1 本文结论第51-52页
    5.2 应对我国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的政策和建议第52-57页
        5.2.1 巧妙利用美国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力量第52-53页
        5.2.2 积极参与政治私利的提供,以影响美国政府第53-54页
        5.2.3 消除美国对华疑虑,不断改善中美关系第54-55页
        5.2.4 改变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发展局面第55-56页
        5.2.5 严格遵守并充分运用WTO贸易机制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N的回传网路由技术研究
下一篇:LTE-A中继系统中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