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7页 |
1.1 环境及生物体系中铝的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 第12-18页 |
1.1.1 环境及生态体系中铝的动态分布 | 第12-14页 |
1.1.2 铝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 第14-18页 |
1.2 铝的电化学测定 | 第18-21页 |
1.2.1 铝的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1.2.2 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铝配体的选择 | 第20-21页 |
1.3 电化学方法对苯酚测定的研究 | 第21-22页 |
1.3.1 苯酚 | 第21页 |
1.3.2 苯酚测定的意义 | 第21-22页 |
1.4 电化学方法对羟基芘测定的研究 | 第22-24页 |
1.4.1 多环芳烃 | 第22-23页 |
1.4.2 电化学方法测定羟基芘的意义 | 第23-24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7页 |
2 电化学方法测定铝 | 第27-67页 |
2.1 茜素(AR)作配体测铝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 第27-42页 |
2.1.1 引言 | 第27-28页 |
2.1.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2.1.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1页 |
2.1.4 小结 | 第41-42页 |
2.2 8-羟基喹啉(8-HQ)作配体测铝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 第42-55页 |
2.2.1 引言 | 第42-44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2.2.4 小结 | 第54-55页 |
2.3 竹红菌甲素(HA)作配体测铝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 第55-67页 |
2.3.1 引言 | 第55页 |
2.3.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2.3.4 小结 | 第65-67页 |
3 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检测苯酚 | 第67-82页 |
3.1 引言 | 第67页 |
3.2 苯酚的测定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67-71页 |
3.2.1 分光光度法 | 第67-68页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68页 |
3.2.3 气相色谱法 | 第68-69页 |
3.2.4 荧光分析法 | 第69页 |
3.2.5 化学发光法 | 第69-70页 |
3.2.6 电化学方法 | 第70-71页 |
3.3 墨烯修饰电极对酚类的检测应用 | 第71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3.4.1 仪器和试剂 | 第71页 |
3.4.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71-72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3.5.1 修饰电极形貌表征 | 第72-73页 |
3.5.2 CS-CRG/GC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73-74页 |
3.5.3 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 第74页 |
3.5.4 富集条件的优化 | 第74-75页 |
3.5.5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75-78页 |
3.5.6 pH的影响 | 第78页 |
3.5.7 CS-CRG/GC电极检测苯酚的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第78-79页 |
3.5.8 CS-CRG/GC电极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抗干扰性 | 第79页 |
3.5.9 实际水样检测 | 第79-80页 |
3.6 小结 | 第80-82页 |
4 电化学检测1-羟基芘 | 第82-107页 |
4.1 CS-CRG/GC电极对1-羟基芘的电化学检测 | 第82-96页 |
4.1.1 引言 | 第82-87页 |
4.1.2 实验部分 | 第87-88页 |
4.1.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5页 |
4.1.4 不同浓度1-羟基芘的溶液DPV电化学研究 | 第95-96页 |
4.1.5 小结 | 第96页 |
4.2 MN202-CRG/GC电极对1-羟基芘的电化学检测 | 第96-107页 |
4.2.1 引言 | 第96-97页 |
4.2.2 实验部分 | 第97-98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3页 |
4.2.4 不同浓度1-羟基芘的溶液DPV电化学研究 | 第103-105页 |
4.2.5 小结 | 第105-107页 |
5 结论 | 第107-109页 |
5.1 结论 | 第107页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7-108页 |
5.3 论文后续工作及其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33页 |
附录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