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等离子喷焊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等离子弧喷焊技术概况 | 第9-13页 |
1.1.1 等离子弧的简介 | 第9-10页 |
1.1.2 等离子弧喷焊的原理 | 第10页 |
1.1.3 等离子喷焊的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1.1.4 粉末等离子喷焊机的组成 | 第11-13页 |
1.2 等离子弧喷焊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2.1 等离子弧喷焊技术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2.2 等离子弧喷焊设备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等离子喷焊机送粉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第16-32页 |
2.1 送粉系统的概况 | 第16-19页 |
2.1.1 输送粉末的特性 | 第16-17页 |
2.1.2 常见送粉系统的类型 | 第17-18页 |
2.1.3 送粉系统的构建 | 第18-19页 |
2.2 送粉器设计 | 第19-21页 |
2.2.1 机械结构设计 | 第19-21页 |
2.2.2 传动机构的设计 | 第21页 |
2.3 气路的设计 | 第21-26页 |
2.3.1 气力输送方式的分类 | 第22-23页 |
2.3.2 气力输送的主要参数 | 第23-24页 |
2.3.3 气路的设计计算 | 第24-26页 |
2.4 真空吸附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 第26-31页 |
2.4.1 真空发生器的原理 | 第26-29页 |
2.4.2 真空发生器的性能分析 | 第29页 |
2.4.3 真空吸附装置的设计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送粉系统的性能实验 | 第32-42页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实验数据指标 | 第32-34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3.1 滚轮转速对送粉系统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2 送粉系统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3.3.3 送粉气流量对送粉系统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4 真空吸附装置的尺寸对送粉系统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等离子喷焊枪的设计 | 第42-49页 |
4.1 喷嘴的设计 | 第42-44页 |
4.1.1 喷嘴的分类 | 第42页 |
4.1.2 喷嘴各项参数的选择 | 第42-44页 |
4.2 喷焊枪枪体设计 | 第44-45页 |
4.2.1 上枪体设计 | 第44页 |
4.2.2 下枪体设计 | 第44-45页 |
4.3 喷焊枪其它部件的设计 | 第45-46页 |
4.3.1 阴极设计 | 第45页 |
4.3.2 钨极夹头和盖帽的设计 | 第45-46页 |
4.3.3 定心陶瓷管的设计 | 第46页 |
4.4 喷枪的冷却水路设计 | 第46-47页 |
4.5 喷枪的气路设计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喷嘴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49-57页 |
5.1 喷嘴传热学控制方程 | 第49-50页 |
5.2 喷嘴的热分析过程 | 第50-52页 |
5.2.1 基本假设 | 第50页 |
5.2.2 实体模型简化 | 第50-51页 |
5.2.3 材料的特性参数 | 第51-52页 |
5.2.4 单元类型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52页 |
5.2.5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2页 |
5.3 热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5.3.1 热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5.3.2 不同冷却水速度对喷嘴散热的影响 | 第53-55页 |
5.3.3 喷嘴散热的改进 | 第55-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