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碘氧化铋 | 第8-11页 |
1.2.1 碘氧化铋的特性 | 第8-9页 |
1.2.2 碘氧化铋的制备 | 第9-10页 |
1.2.3 碘氧化铋改性 | 第10-11页 |
1.3 纤维素 | 第11-14页 |
1.3.1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页 |
1.3.2 纤维素的改性 | 第11-12页 |
1.3.3 纤维素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4 碳纳米管 | 第14-15页 |
1.4.1 碳纳米管的结构特性 | 第14页 |
1.4.2 碳纳米管的前期处理方法 | 第14页 |
1.4.3 碳纳米管的应用 | 第14-15页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6.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碘氧化铋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7-23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2 碘氧化铋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1 水热法 | 第17-18页 |
2.2.2 沉淀法 | 第18页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18-21页 |
2.3.1 不同方法制备的BiOI的XRD分析 | 第19页 |
2.3.2 不同方法制备的BiOI的SEM分析 | 第19-20页 |
2.3.3 暴露不同晶面的BiOI的SEM分析 | 第20-21页 |
2.4 不同方法制备的BiOI的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改性BiO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3-36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3.2 改性BiOI的制备 | 第24页 |
3.2.1 Fe-BiOI的制备 | 第24页 |
3.2.2 Co、Ni-BiOI的制备 | 第24页 |
3.3 样品的表征 | 第24-28页 |
3.3.1 XRD分析 | 第24-25页 |
3.3.2 EDS分析 | 第25页 |
3.3.3 TEM 分析 | 第25-26页 |
3.3.4 XPS 分析 | 第26-27页 |
3.3.5 UV-vis 分析 | 第27-28页 |
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8-35页 |
3.4.1 掺杂不同离子的BiOI的光催化实验 | 第28-30页 |
3.4.2 不同比例的Ni-BiOI的光催化实验 | 第30-32页 |
3.4.3 可见光下 0.75% Ni-BiOI降解对氯苯酚 | 第32-33页 |
3.4.4 光催化活性物种研究 | 第33-34页 |
3.4.5 光催化稳定性研究 | 第34-35页 |
3.4.6 光催化增强机理研究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BiOI/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6-45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4.2 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4.2.1 碳纳米管的氧化处理 | 第36-37页 |
4.2.2 氧化碳纳米管/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 | 第37页 |
4.2.3 BiOI/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 | 第37页 |
4.3 样品的表征 | 第37-41页 |
4.3.1 不同比例纤维素复合纸的实物照片 | 第37-38页 |
4.3.2 XRD分析 | 第38-39页 |
4.3.3 SEM分析 | 第39-41页 |
4.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44页 |
4.4.1 不同pH的BiOI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页 |
4.4.2 不同比例的BiOI/纤维素复合纸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44页 |
4.4.3 光催化增强机理研究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