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冬季一次浓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外场观测 | 第10-12页 |
| ·中尺度数值模拟 | 第12-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观测概况、资料选取与处理 | 第15-18页 |
| ·观测地点及仪器介绍 | 第15-16页 |
| ·资料选取与处理说明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与爆发性增强研究 | 第18-34页 |
| ·天气形势分析 | 第18-20页 |
| ·雾过程 | 第20-26页 |
| ·地面雾生消过程 | 第20-22页 |
| ·地面雾的微物理结构 | 第22-24页 |
| ·边界层演变特征 | 第24-26页 |
| ·地面雾爆发性增强 | 第26-32页 |
| ·地面雾爆发性增强特征 | 第27-29页 |
| ·地面雾爆发性增强成因探讨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研究 | 第34-52页 |
| ·WRF模式简介 | 第34-35页 |
| ·模拟方案设计与参数选取 | 第35-36页 |
| ·WRF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 ·模拟的水平雾区分布 | 第36-39页 |
| ·模拟的雾垂直结构情况 | 第39-40页 |
| ·模拟的观测点处地面气象要素与实测对比 | 第40-43页 |
| ·数值模拟诊断分析 | 第43-46页 |
| ·水汽条件分析 | 第43页 |
| ·动力条件分析 | 第43-45页 |
| ·地表辐射能量分析 | 第45-46页 |
| ·客观分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46-49页 |
| ·不同边界层方案对雾模拟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本文特色 | 第52-54页 |
|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 ·本文特色 | 第53页 |
|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