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9-29页 |
1.1 手性化合物 | 第9页 |
1.2 手性识别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手性识别方法 | 第11-28页 |
1.3.1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DA) | 第12-17页 |
1.3.2 手性位移试剂法(CSR) | 第17-21页 |
1.3.3 手性溶剂化试剂法(CSA) | 第21-28页 |
1.4 小结 | 第28-29页 |
2 对手性叔醇的识别应用研究 | 第29-44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本课题的提出和设计 | 第31-32页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2-33页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3-43页 |
2.4.1 筛选最优的手性溶剂化试剂 | 第33-34页 |
2.4.2 筛选最优的单量比及氘代试剂 | 第34-35页 |
2.4.3 考察对不同底物的识别能力 | 第35-38页 |
2.4.4 考察对其他骨架底物的识别能力 | 第38-39页 |
2.4.5 对不同光学纯度(ee值)的测定 | 第39-40页 |
2.4.6 快速测定ee值的方法研究 | 第40-42页 |
2.4.7 手性识别过程的机理探究 | 第42-43页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3 实验部分及产物表征 | 第44-56页 |
3.1 手性磷酸的合成(一) | 第44-46页 |
3.2 磷酸的合成(二) | 第46-48页 |
3.3 Cephalanthrin-A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48-49页 |
3.4 Phaitanthrins A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49-50页 |
3.5 产物表征 | 第5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图 | 第63-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