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对大同铜器的民俗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1 选题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大同铜器的历史溯源 | 第19-33页 |
1. 作为“神器”的大同铜器 | 第19-24页 |
1.1 大同铜器与丧葬仪式 | 第20-22页 |
1.2 大同铜器与人生礼仪 | 第22-24页 |
2 作为“俗器”的大同铜器 | 第24-33页 |
2.1 大同铜器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尽其用 | 第24-28页 |
2.2 大同铜器所呈现的民众之精神图像 | 第28-33页 |
二、铜器与当代大同民众的日常 | 第33-45页 |
1 大同铜器与民生 | 第33-38页 |
1.1 作为民间工艺品的大同铜器 | 第33-36页 |
1.2 大同铜器与民间匠人的生活 | 第36-38页 |
2 退居日常生活边缘的大同铜器 | 第38-45页 |
2.1 工业化背景下的大同铜器 | 第38-42页 |
2.2 大同铜器生存空间的变迁 | 第42-45页 |
三、遭遇“非遗”情境的大同铜器 | 第45-59页 |
1 大同铜器:“非遗”情境下的器尽其用 | 第45-50页 |
1.1 大同铜器的区域文化认同 | 第45-47页 |
1.2 大同铜器的仪式传承与民众生活 | 第47-50页 |
2 大同铜器:图像讲述与铜器传承人的生活 | 第50-59页 |
2.1 大同铜器的自身讲述 | 第51-53页 |
2.2 作为民间工艺的大同铜器 | 第53-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