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军用舰艇(战舰)论文

具有复杂舱室结构的舰船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船舶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 S-N曲线法第13-14页
        1.2.2 断裂力学法第14-15页
    1.3 复杂舱室船船型特点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复杂舱室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的简化方法第18-52页
    2.1 概述第18页
    2.2 GJB规范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第18-20页
        2.2.1 船体梁载荷计算第18-19页
        2.2.2 名义波浪应力计算第19页
        2.2.3 S-N曲线第19页
        2.2.4 疲劳强度许用应力校核第19页
        2.2.5 疲劳寿命校核第19-20页
    2.3 CCS规范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第20-29页
        2.3.1 疲劳评估工况第20-23页
        2.3.2 疲劳载荷计算第23-26页
        2.3.3 名义应力分量的计算第26-27页
        2.3.4 热点应力范围计算第27页
        2.3.5 设计应力范围的计算与应力修正第27-28页
        2.3.6 按CCS规范进行的疲劳损伤计算第28-29页
    2.4 DNV规范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第29-35页
        2.4.1 疲劳评估装载工况第29页
        2.4.2 腐蚀修正第29-30页
        2.4.3 疲劳载荷的计算第30-32页
        2.4.4 设计应力范围的计算第32-33页
        2.4.5 S-N曲线第33-34页
        2.4.6 疲劳寿命校核第34-35页
    2.5 BV军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第35-41页
        2.5.1 疲劳评估的工况第35页
        2.5.2 腐蚀修正第35页
        2.5.3 疲劳载荷计算第35-39页
        2.5.4 切口应力范围计算第39-40页
        2.5.5 疲劳寿命校核第40-41页
    2.6 规范简化方法比较第41-43页
        2.6.1 计算工况对比第41页
        2.6.2 载荷计算方式对比第41-42页
        2.6.3 局部载荷应力成分对比第42页
        2.6.4 应力合成方式对比第42页
        2.6.5 其他参数对比第42-43页
    2.7 规范简化方法实船算例第43-51页
        2.7.1 目标船主尺度参数第43页
        2.7.2 装载工况选取第43-44页
        2.7.3 疲劳评估位置选取第44-45页
        2.7.4 规范纵骨节点疲劳强度计算结果第45-51页
    2.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复杂舱室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的谱分析方法第52-86页
    3.1 概述第52页
    3.2 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第52-58页
        3.2.1 波浪载荷的计算方法第53-54页
        3.2.2 应力响应的计算第54-55页
        3.2.3 应力传递函数的计算第55-56页
        3.2.4 应力响应谱的计算第56-57页
        3.2.5 应力范围的短期分布计算第57页
        3.2.6 疲劳累积损伤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第57-58页
    3.3 基于谱分析法的疲劳评估部位确定方法第58-60页
        3.3.1 船体结构筛选节点统计第58-59页
        3.3.2 基于谱分析的筛选节点疲劳强度计算第59页
        3.3.3 疲劳评估部位的确定第59-60页
    3.4 谱分析法实船算例第60-84页
        3.4.1 实船相关参数第60页
        3.4.2 结构有限元模型化第60-62页
        3.4.3 波浪载荷计算第62-63页
        3.4.4 疲劳评估部位的选取第63-72页
        3.4.5 应力响应传递函数计算第72-77页
        3.4.6 细化热点应力云图第77-82页
        3.4.7 疲劳累积损伤度及疲劳寿命计算第82-84页
        3.4.8 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分析第84页
    3.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4章 复杂舱室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的设计波方法第86-98页
    4.1 概述第86页
    4.2 设计波法的基本原理第86-89页
        4.2.1 设计波的概念第86页
        4.2.2 主要载荷参数第86-87页
        4.2.3 控制载荷长期值第87-88页
        4.2.4 设计波系统的确定第88-89页
    4.3 疲劳累计损伤度的计算第89-91页
        4.3.1 设计波中应力响应的计算第89-90页
        4.3.2 应力范围的长期分部第90-91页
        4.3.3 疲劳损伤度和疲劳寿命第91页
    4.4 设计波法实船算例第91-96页
        4.4.1 疲劳评估设计波参数第91-92页
        4.4.2 目标船设计波法应力范围计算比较第92-94页
        4.4.3 疲劳累计损伤度和疲劳寿命计算第94-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断裂力学法在复杂舱室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第98-106页
    5.1 概述第98页
    5.2 裂纹选取第98-100页
        5.2.1 裂纹形式第98-99页
        5.2.2 初始裂纹尺寸a_0与临界裂纹尺寸a_c第99-100页
    5.3 应力强度因子第100-101页
    5.4 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第101-103页
        5.4.1 随机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方法第101-102页
        5.4.2 恒幅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方法第102-103页
    5.5 断裂力学法实船算例分析第103-104页
    5.6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复杂舱室船疲劳强度评估方法研究第106-112页
    6.1 概述第106页
    6.2 疲劳评估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106-110页
        6.2.1 简化算法结果对比第106-107页
        6.2.2 谱分析法、设计波法结果对比第107-109页
        6.2.3 断裂力学法结果分析第109-110页
    6.3 复杂舱室船疲劳强度评估的适用性方法第110-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水钢悬链立管管土相互作用及疲劳分析
下一篇:破冰船冰载荷及运动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