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页 |
2.1.4 主要试剂配置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0页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5-16页 |
2.2.2 脓毒症幼鼠模型制备 | 第16-17页 |
2.2.3 标本采集 | 第17页 |
2.2.4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TNF-α | 第17-18页 |
2.2.5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P-选择素 | 第18-19页 |
2.2.6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 第19-20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28页 |
3.1 造模过程中的一般行为表现 | 第21页 |
3.2 TNF-α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1-22页 |
3.3 P-选择素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2-23页 |
3.4 TAT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3-24页 |
3.5 PT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4-25页 |
3.6 APTT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5-26页 |
3.7 PLT水平在各组幼鼠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比较 | 第26-2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8-35页 |
4.1 脓毒症幼鼠模型的评估 | 第28-30页 |
4.2 脓毒症早期炎性因子TNF-α 的变化及UTI干预后的变化 | 第30页 |
4.3 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标志P-选择素在脓毒症早期的改变及UTI干预后的变化 | 第30-31页 |
4.4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在脓毒症早期的改变及UTI干预后的变化 | 第31-32页 |
4.5 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中PT、APTT、PLT的改变及UTI干预后的变化 | 第32页 |
4.6 乌司他丁 | 第32-33页 |
4.7 Pre-DIC | 第33-3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5.1 结论 | 第35页 |
5.2 展望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图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一) | 第4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