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Hz电压型逆变器并联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逆变器控制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1.1 逆变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1.2 逆变器并联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逆变器并联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 | 第14-18页 |
2.1 逆变器并联电流不均衡的原因简介 | 第14-17页 |
2.1.1 逆变器并联等效电路 | 第14-15页 |
2.1.2 逆变器相差对电流不均衡影响的探讨 | 第15-17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采用PID和重复控制消除逆变器寄生振荡 | 第18-27页 |
3.1 概述 | 第18-19页 |
3.2 寄生振荡产生机理 | 第19页 |
3.3 逆变器组成简介 | 第19-22页 |
3.3.1 逆变器寄生振荡的建模与仿真 | 第20-22页 |
3.4 PI控制和重复控制 | 第22-24页 |
3.5 有寄生振荡的逆变器控制回路建模 | 第24-2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逆变器均流控制 | 第27-57页 |
4.1 DC-DC模块的基本原理 | 第27页 |
4.2 DC-DC的仿真实验 | 第27-31页 |
4.3 状态空间平均法 | 第31-34页 |
4.3.1 状态空间平均法简介 | 第31-32页 |
4.3.2 DC-DC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 | 第32-34页 |
4.4 DC-DC控制回路仿真 | 第34-38页 |
4.5 专家PID的实现 | 第38-39页 |
4.5.1 专家PID简介 | 第38页 |
4.5.2 采用S函数实现专家PID算法 | 第38-39页 |
4.6 逆变器均流的三种控制方法 | 第39-52页 |
4.6.1 逆变器构成和三种控制方法简介 | 第39页 |
4.6.2 逆变器均流控制的仿真实验 | 第39-52页 |
4.7 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位控制 | 第52-56页 |
4.8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逆变器均流控制的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5.1 概述 | 第57页 |
5.2 DC/DC实验 | 第57-58页 |
5.3 逆变器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58-60页 |
5.3.1 概述 | 第58页 |
5.3.2 FPGA程序模块的设计 | 第58-59页 |
5.3.3 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59-60页 |
5.3.4 逆变器电路图的连接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A 部分代码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