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考辨及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8页 |
·前人的相关研究及存在问题与本文的视角和方法 | 第8-16页 |
·《列子》的整理注译与真伪考辨 | 第9-10页 |
·《列子》的思想文化研究 | 第10-11页 |
·围绕《列子》的语词和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有关《列子》研究的学位论文 | 第12-14页 |
·《列子》研究的相关综述文章 | 第14-15页 |
·《列子》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视角 | 第15-16页 |
第2章 《列子》真伪争论评述 | 第16-24页 |
·无法回避的问题 | 第16-19页 |
·伪书说的几个核心论据 | 第19-22页 |
·刘向的《叙录》中的史实与文法错讹 | 第19-21页 |
·《列子》文本自身文字及史实与时代不符 | 第21页 |
·佛学思想与玄学思想的痕迹 | 第21-22页 |
·主伪说存在的主要疑点 | 第22-24页 |
第3章 《列子》今本真伪考辨之一:文献学考辨 | 第24-31页 |
·刘向《列子叙录》问题 | 第24页 |
·《穆传》事与《杨朱》篇问题 | 第24-28页 |
·寓言故事来源 | 第28-31页 |
第4章 《列子》今本真伪考辨之二:思想史考辨 | 第31-36页 |
·《列子》天人观念 | 第31-32页 |
·魏晋玄学天人观述略 | 第32-33页 |
·《列子》天人观思想倾向与来源略考 | 第33-36页 |
第5章 《列子》思想研究 | 第36-39页 |
·贵虚思想与宇宙图式 | 第36-37页 |
·思想渊源与知识价值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