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旱作农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 | 第10-11页 |
1.3 小杂粮产品的品质特征 | 第11-12页 |
1.4 国内主要杂粮作物的生产概况及出口动态 | 第12-15页 |
1.4.1 谷子 | 第12页 |
1.4.2 糜子 | 第12-13页 |
1.4.3 甜荞 | 第13-14页 |
1.4.4 绿豆 | 第14页 |
1.4.5 高粱 | 第14-15页 |
1.5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6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延安市小杂粮产业现状 | 第18-22页 |
2.1 延安市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 第18页 |
2.2 延安市小杂粮生产现状 | 第18-21页 |
2.2.1 延安小杂粮生产特点 | 第18-20页 |
2.2.2 延安小杂粮科研条件 | 第20页 |
2.2.3 延安小杂粮加工情况 | 第20-21页 |
2.3 延安市小杂粮产业化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安塞县小杂粮产业发展案例 | 第22-27页 |
3.1 安塞县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 安塞县小杂粮种植生产现状 | 第22-24页 |
3.3 安塞县小杂粮发展措施 | 第24-27页 |
3.3.1 小杂粮品种引进、示范推广 | 第24页 |
3.3.2 小杂粮基地建设、栽培技术应用 | 第24-25页 |
3.3.3 农产品品牌培育、地理标志 | 第25-26页 |
3.3.4 科技培训 | 第26页 |
3.3.5 扶持小杂粮加工企业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延安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4.1 种植规模小、栽培技术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 | 第27-28页 |
4.2 品种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第28页 |
4.3 产品种类单一,产品优势不明显 | 第28-29页 |
4.4 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 第29页 |
4.5 小杂粮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延安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第31-34页 |
5.1 优化作物生产布局、提高种植综合效益 | 第31页 |
5.2 引进和筛选多元化的新品种 | 第31-32页 |
5.3 推进品牌发展、增强地域特色 | 第32页 |
5.4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 第32-33页 |
5.5 建立完善杂粮产业技术和服务体系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延安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展望 | 第34-38页 |
6.1 延安地区发展小杂粮产业前景广阔 | 第34-36页 |
6.1.1 小杂粮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及其他食品的主要原料 | 第34页 |
6.1.2 小杂粮是天然的色素添加剂 | 第34页 |
6.1.3 小杂粮是保健食品药品的原料 | 第34-35页 |
6.1.4 小杂粮消费在国内外均不断增加,出口市场广阔 | 第35-36页 |
6.2 延安地区将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效益明显 | 第36页 |
6.3 延安地区将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