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MultiGen Creator 和Vega 的三维视景仿真 | 第17-27页 |
·常见的几种建模软件 | 第17-18页 |
·Multigen Creator | 第18-22页 |
·Creator 建模软件介绍 | 第18-20页 |
·Creator 对其它软件的支持 | 第20-22页 |
·实时仿真软件Vega | 第22-27页 |
·实时视景仿真系统的生成过程 | 第22页 |
·Vega 实时三维视景仿真技术 | 第22-23页 |
·Vega 软件的特点介绍 | 第23-27页 |
第3章 视景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27-39页 |
·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 | 第27-29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7-29页 |
·分布式(多通道)仿真技术 | 第29页 |
·仿真系统组成 | 第29-32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30-31页 |
·场景建模 | 第31页 |
·仿真系统实现框架 | 第31-32页 |
·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2-38页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32-33页 |
·三维仿真模块设计 | 第33-36页 |
·接口设计 | 第36-37页 |
·流程设计 | 第37-38页 |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第4章 动力学模型及数据库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 第39-54页 |
·吊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吊车系统的描述 | 第39-40页 |
·船舶重吊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二维吊车模型 | 第42-43页 |
·视景框架结构 | 第43-45页 |
·数据库的层次结构 | 第44-45页 |
·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三维建模内容 | 第45-46页 |
·吊车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码头地形及船舶三维模型的创建 | 第47页 |
·模型数据库的优化技术 | 第47-54页 |
·数据库模型的优化 | 第47-52页 |
·实时视景生成优化技术 | 第52-54页 |
第5章 视景的实时驱动 | 第54-70页 |
·视景驱动所用Vega 类介绍 | 第54-58页 |
·Vega 基本类库及其层次结构 | 第54-57页 |
·所需Vega 类及其依存关系 | 第57-58页 |
·基于Vega 的虚拟场景驱动 | 第58-67页 |
·Vega 应用程序的主框架 | 第58-59页 |
·碰撞检测的实现 | 第59-64页 |
·双通道窗口的配置 | 第64-66页 |
·键盘控制吊车运动的实现 | 第66-67页 |
·仿真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 | 第67-70页 |
·基于MFC 的Vega 应用 | 第67-68页 |
·自定义运动模型 | 第68-69页 |
·吊车塔身自由度的驱动 | 第69-70页 |
第6章 吊车视景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70-77页 |
·系统开发的基础 | 第70-72页 |
·Vega 在VC++工程中的配置 | 第70-71页 |
·仿真系统总体实现流程 | 第71-72页 |
·系统主循环的实现 | 第72页 |
·视景仿真系统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 第72-76页 |
·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 | 第73-75页 |
·系统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详细摘要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