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研究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 调研背景 | 第12页 |
(二) 调研现状 | 第12页 |
(三) 调研意义 | 第12-13页 |
(四) 调研范围、手段、目的 | 第13-14页 |
一、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考察情况 | 第14-21页 |
(一)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源起 | 第14-15页 |
(二)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制度框架 | 第15-18页 |
1. 组织机构 | 第16-17页 |
2. 职能 | 第17-18页 |
(三)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运作 | 第18-21页 |
1. 介入案件协调的方式 | 第18-19页 |
2. 协调案件的范围 | 第19页 |
3. 协调案件的内容 | 第19-20页 |
4. 协调案件的程序 | 第20-21页 |
二、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反思 | 第21-28页 |
(一)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1. 协调权极易被滥用 | 第21-22页 |
2. 协调程序失范 | 第22页 |
3. 协调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 第22-24页 |
(二)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原因剖析 | 第24-28页 |
1. 历史因素 | 第24-25页 |
2. 政治因素 | 第25-26页 |
3. 司法制度因素 | 第26-27页 |
4. 社会因素 | 第27-28页 |
三、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出路 | 第28-39页 |
(一)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评价 | 第28-33页 |
1.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合理性 | 第28-31页 |
2.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弊端 | 第31-33页 |
(二)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存废之争 | 第33-35页 |
(三) 地方政法委协调刑事案件的理性维度 | 第35-39页 |
1. 宏观角度 | 第35-36页 |
2. 微观角度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