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30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6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6-19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9-23页
        1.2.3 新疆研究动态第23-25页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25-26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1 研究思路第26页
        1.3.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7-28页
        1.4.1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4.2 技术路线第28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28-30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30-4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30-36页
        2.1.1 资源产业第30-32页
        2.1.2 清洁生产第32-33页
        2.1.3 循环经济第33-35页
        2.1.4 资源产业循环经济第35-36页
    2.2 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第36-42页
        2.2.1 产业集群理论第36-38页
        2.2.2 产业生态学理论第38-39页
        2.2.3 外部性理论第39-40页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40-41页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1-42页
    2.3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重点的界定第42-46页
        2.3.1 界定的必要性第42-43页
        2.3.2 界定的主要依据第43-46页
第三章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46-76页
    3.1 新疆发展资源产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第46-52页
        3.1.1 区位和交通条件第46-47页
        3.1.2 经济基础第47-48页
        3.1.3 资源环境基础第48-49页
        3.1.4 人才基础第49-50页
        3.1.5 制度基础第50-51页
        3.1.6 社会基础第51-52页
    3.2 新疆资源产业发展状况第52-63页
        3.2.1 新疆资源产业的总体状况第52页
        3.2.2 新疆资源产业竞争力分析第52-55页
        3.2.3 新疆石油产业状况第55-60页
        3.2.4 新疆煤炭产业状况第60-63页
    3.3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63-76页
        3.3.1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第63-64页
        3.3.2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第64-65页
        3.3.3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第65-71页
        3.3.4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第71-76页
第四章 国内外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第76-100页
    4.1 国外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第76-88页
        4.1.1 美国休斯敦模式第76-79页
        4.1.2 德国鲁尔模式第79-83页
        4.1.3 加拿大模式第83-88页
    4.2 国内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第88-97页
        4.2.1 镇海炼化循环经济发展第88-93页
        4.2.2 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第93-97页
    4.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第97-100页
第五章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第100-111页
    5.1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00-102页
        5.1.1 构建的目的第100页
        5.1.2 构建的原则第100-101页
        5.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101-102页
    5.2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第102-105页
        5.2.1 熵值法的选取依据第102-103页
        5.2.2 数据处理和指标权重的计算第103-105页
    5.3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结果分析第105-111页
        5.3.1 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总体状况第105-106页
        5.3.2 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准则层指数分析第106-108页
        5.3.3 新疆石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总体状况第108-109页
        5.3.4 新疆石油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准则层指数分析第109-111页
第六章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111-121页
    6.1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11-115页
        6.1.1 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第111-113页
        6.1.2 人才和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第113-114页
        6.1.3 发展初期较大的资金需求和成本压力第114页
        6.1.4 复杂利益关系的困扰第114-115页
    6.2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115-121页
        6.2.1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的制约第115-117页
        6.2.2 社会基础不稳定、贫困问题突出第117-118页
        6.2.3 观念较落后、认识有误区第118-119页
        6.2.4 制度不匹配、创新不足第119-121页
第七章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第121-131页
    7.1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第121-122页
        7.1.1 建设高水平的国家资源能源基地第121页
        7.1.2 实现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121-122页
        7.1.3 实现新疆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22页
    7.2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第122-123页
        7.2.1 传统资源产业的改造升级第122-123页
        7.2.2 新建资源产业的科学规划发展第123页
    7.3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第123-131页
        7.3.1 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第124-128页
        7.3.2 新疆石油产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第128-131页
第八章 新疆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第131-137页
    8.1 组织保障第131-132页
        8.1.1 完善组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第131页
        8.1.2 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第131-132页
        8.1.3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第132页
    8.2 人才保障第132-133页
        8.2.1 完善人才开发体系第132-133页
        8.2.2 重视人才的成长和使用第133页
    8.3 科技保障第133-134页
        8.3.1 建立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第133-134页
        8.3.2 建立健全科技应用体系第134页
    8.4 制度保障第134-137页
        8.4.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第134-135页
        8.4.2 完善经济政策体系第135-136页
        8.4.3 完善发展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第136-137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37-140页
    9.1 结论第137-138页
    9.2 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作者简介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牙髓干细胞表面标记物Thy-1/CD90和Ring1b的筛选和鉴定
下一篇: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基因型鸡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