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河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创新点第14-15页
2 河北省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分析第15-25页
    2.1 河北省小麦生产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现状第15-18页
        2.1.1 产量变动分析第15页
        2.1.2 播种面积变动分析第15-16页
        2.1.3 单产变动分析第16-17页
        2.1.4 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生产状况第17-18页
    2.2 河北省与全国小麦生产状况比较第18-21页
        2.2.1 播种面积第18-19页
        2.2.2 产量第19-21页
        2.2.3 单产第21页
    2.3 小麦主产省份小麦生产状况比较第21-23页
        2.3.1 小麦主产省产量对比第21-22页
        2.3.2 小麦主产省播种面积对比第22页
        2.3.3 小麦主产省单产状况对比第22-23页
    2.4 河北省小麦品质现状第23-24页
    2.5 河北省小麦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第24-25页
        2.5.1 河北省小麦新型经营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24页
        2.5.2 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困难第24-25页
3 河北省小麦产量的波动性分析第25-31页
    3.1 小麦产量波动指数分析第25-29页
        3.1.1 灰色模型预测波动方法第25页
        3.1.2 灰色模型预测—GM(1,1)的计算方法第25-26页
        3.1.3 灰色评估预测模型测算结果第26-28页
        3.1.4 小麦产量波动周期分析第28-29页
    3.2 小麦产量波动的灰色关联分析第29-31页
4 河北省小麦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1-38页
    4.1 小麦价格变动分析第31-33页
        4.1.1 河北省小麦价格变动分析第31页
        4.1.2 河北省与其他小麦主产省份价格比较分析第31-33页
    4.2 小麦生产收益变动分析第33-34页
        4.2.1 河北省小麦收益变动分析第33-34页
        4.2.2 河北省与其他小麦主产省收益比较分析第34页
    4.3 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分析第34-38页
        4.3.1 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分析第35-36页
        4.3.2 河北省与其他小麦主产省生产成本构成比较分析第36-38页
5 河北省小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第38-43页
    5.1 比较优势理论第38-39页
    5.2 比较优势相关指标第39-40页
        5.2.1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第39页
        5.2.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第39页
        5.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第39-40页
    5.3 河北省小麦比较优势分析第40-41页
    5.4 小麦与其他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第41-43页
        5.4.1 河北省小麦单产优势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第41页
        5.4.2 河北省小麦播种面积优势大于其他粮食作物第41-42页
        5.4.3 河北省小麦产量优势优于其他粮食作物第42-43页
6 河北省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第43-48页
    6.1 河北省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分析第43-45页
        6.1.1 土地、水资源缺乏,制约小麦生产发展第43页
        6.1.2 小麦品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重缺乏弱筋小麦第43-44页
        6.1.3 成本收益低、市场风险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第44页
        6.1.4 产业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单产提升潜力巨大第44-45页
    6.2 河北省小麦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5-48页
        6.2.1 加强农业政策支持,为小麦生产发展提供保障第45-46页
        6.2.2 根据市场需求,努力提升小麦品质、做好良种推广工作第46-47页
        6.2.3 进一步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经济效益第47页
        6.2.4 提高小麦产业化生产水平,提高单产促进小麦生产良性发展第47-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锦带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经济影响研究--以潍县萝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