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Li2S-P2S5体系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第14-19页
        1.1.1 锂离子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第14-15页
        1.1.2 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第15-16页
        1.1.3 玻璃态无机固体电解质第16-17页
        1.1.4 玻璃陶瓷无机固体电解质第17-19页
    1.2 Li_2S-P_2S_5体系玻璃及玻璃陶瓷电解质的研究状况第19-28页
        1.2.1 Li_2S-P_2S_5体系玻璃及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制备工艺第19-20页
        1.2.2 Li_2S-P_2S_5体系电解质的结构组成及性能第20-24页
        1.2.3 Li_2S-P_2S_5体系电解质的掺杂改性研究第24-25页
        1.2.4 Li_2S-P_2S_5体系电解质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研究第25-28页
    1.3 论文的研究依据、目的及内容第28-30页
        1.3.1 论文研究依据第28页
        1.3.2 论文研究目的第28页
        1.3.3 论文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35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0页
    2.2 实验设计方案第30-31页
        2.2.1 Li_2S-P_2S_5体系玻璃及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0-31页
    2.3 实验过程第31-32页
        2.3.1 Li_2S-P_2S_5体系玻璃态电解质的制备第31页
        2.3.2 Li_2S-P_2S_5体系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制备第31-32页
        2.3.3 电解质膜的成型方法第32页
    2.4 分析测试方法第32-35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2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32页
        2.4.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32-33页
        2.4.4 交流阻抗测试(EIS)第33-34页
        2.4.5 循环伏安测试(CV)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5-69页
    3.1 Li_2S-P_2S_5玻璃态固体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第35-43页
        3.1.1 球磨时间对Li_2S-P_2S_5体系玻璃态形成的影响第35-37页
        3.1.2 玻璃态中间体的形成对热处理后玻璃陶瓷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37-41页
        3.1.3 Li_2S-P_2S_5玻璃态电解质的形成过程分析第41-42页
        3.1.4 本节小结第42-43页
    3.2 热处理温度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43-54页
        3.2.1 热处理温度对 70Li_2S-30P_2S_5(mol%)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43-47页
        3.2.2 热处理温度对 75Li_2S-25P_2S_5(mol%)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47-51页
        3.2.3 热处理温度对 80Li_2S-20P_2S_5(mol%)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51-54页
        3.2.4 本节小结第54页
    3.3 原料组成比例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54-56页
        3.3.1 原料组成比例对Li_2S-P_2S_5玻璃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54-55页
        3.3.2 原料组成比例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物相种类及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55-56页
        3.3.3 本节小结第56页
    3.4 热处理时间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56-59页
        3.4.1 热处理时间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组成的影响第57页
        3.4.2 热处理时间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7-58页
        3.4.3 热处理时间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58-59页
        3.4.4 本节小结第59页
    3.5 成型工艺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59-62页
        3.5.1 成型工艺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9-61页
        3.5.2 成型工艺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61页
        3.5.3 本节小结第61-62页
    3.6 掺杂P2O5对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影响第62-65页
        3.6.1 P2O5含量对 75Li_2S-(25-x)P_2S_5-x P2O5玻璃陶瓷电解质组成的影响第62-63页
        3.6.2 P2O5含量对 75Li_2S-(25-x)P_2S_5-x P2O5玻璃陶瓷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第63-65页
        3.6.3 本节小结第65页
    3.7 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其他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5-69页
        3.7.1 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第65-66页
        3.7.2 Li_2S-P_2S_5玻璃陶瓷电解质对Li电极的稳定性第66-67页
        3.7.3 本节小结第67-69页
第四章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u波段渡越时间振荡器的锁相研究
下一篇:M-DSP中定点乘加部件的设计验证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