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网络环境下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以南安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文献综述第9-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3 研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5-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概念第16-17页
        2.1.1 政府信息第16页
        2.1.2 政府信息公开第16-17页
    2.2 网络环境相关概念第17-21页
        2.2.1 网络环境的特征第17-19页
        2.2.2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第19-21页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3.1 公民知情权理论第21-22页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南安市为例第23-38页
    3.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第23-25页
        3.1.1 基层政府的探索阶段第23-24页
        3.1.2 政务公开阶段第24-25页
        3.1.3 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推行阶段第25页
    3.2 南安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现状第25-28页
        3.2.1 制度建设方面第25-27页
        3.2.2 组织领导机构第27页
        3.2.3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第27页
        3.2.4 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第27-28页
        3.2.5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第28页
    3.3 网络环境下南安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8-35页
        3.3.1 政府信息网络公开不够及时、准确、全面第29页
        3.3.2 各部门信息网络公开程度参差不齐第29-33页
        3.3.3 政府信息网络公开内容与公众关注信息不对等第33-34页
        3.3.4 不同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公开内容协同性差第34-35页
    3.4 网络环境下南安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3.4.1 制度上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标准和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第35-36页
        3.4.2 执行中部门利益与条块分割的影响第36页
        3.4.3 理念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回应群众需求的思想意识偏低第36-37页
        3.4.4 经济上政府信息公开缺乏人力和物力保障第37-38页
第4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第38-45页
    4.1 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第38-42页
        4.1.1 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第38-40页
        4.1.2 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启示第40-42页
    4.2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探索和启示第42-45页
        4.2.1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探索第42-43页
        4.2.2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启示第43-45页
第5章 网络环境下推动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第45-51页
    5.1 构建信息公开制度体系第45-46页
        5.1.1 出台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实施细则第45页
        5.1.2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第45-46页
    5.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第46-47页
        5.2.1 完善主动发布机制第46页
        5.2.2 鼓励公众参与和强化互动机制第46-47页
        5.2.3 建立专家解读机制第47页
    5.3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障措施第47-51页
        5.3.1 加强组织领导第47页
        5.3.2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第47-49页
        5.3.3 加强业务培训第49页
        5.3.4 加强督查和考核第49-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闽南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以漳州市秀篆镇为例
下一篇:晋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