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基于核基因分子标记的野鲮亚科两种鱼类比较亲缘地理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1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研究概述第11-13页
        1.1 生物学特征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鱼类亲缘地理研究概况第13-21页
        2.1 亲缘地理学简介第13-14页
        2.2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第14-15页
        2.3 亲缘地理研究应用的遗传标记第15-19页
            2.3.1 线粒体控制区第15-16页
            2.3.2 Cytb基因第16页
            2.3.3 微卫星第16-17页
            2.3.4 重组激活基因Rag2第17-18页
            2.3.5 S7基因第18-19页
        2.4 鱼类亲缘地理研究现状第19-21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基于核基因分子标记的东方墨头鱼与纹唇鱼比较亲缘地理研究第22-53页
    1 前言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2 总DNA提取第24-25页
        2.3 Rag2基因的扩增及测序第25页
        2.4 S7基因的扩增及测序第25页
        2.5 数据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第26-47页
        3.1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的序列差异第26页
        3.2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的遗传多样性第26-30页
        3.3 亲缘关系系统树与单倍型网络图第30-35页
        3.4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种群的遗传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分析第35-38页
        3.5 空间分子变异(SAMOVA)与分子变异(AMOVA)分析第38-42页
        3.6 种群历史动态第42-47页
    4 讨论第47-53页
        4.1 遗传多样性第47-48页
        4.2 东方墨头鱼与纹唇鱼群体的亲缘地理关系重建第48-50页
        4.3 种群遗传结构第50-51页
        4.4 种群历史动态第51-53页
全文小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肠道动力相关神经元的初步研究以及温度对肠道动力和胃肠排空的影响
下一篇:鱼池中叶绿素a和相关水质因子调查及藻蓝蛋白和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