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1.1 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鱼类亲缘地理研究概况 | 第13-21页 |
2.1 亲缘地理学简介 | 第13-14页 |
2.2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3 亲缘地理研究应用的遗传标记 | 第15-19页 |
2.3.1 线粒体控制区 | 第15-16页 |
2.3.2 Cytb基因 | 第16页 |
2.3.3 微卫星 | 第16-17页 |
2.3.4 重组激活基因Rag2 | 第17-18页 |
2.3.5 S7基因 | 第18-19页 |
2.4 鱼类亲缘地理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于核基因分子标记的东方墨头鱼与纹唇鱼比较亲缘地理研究 | 第22-53页 |
1 前言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2 总DNA提取 | 第24-25页 |
2.3 Rag2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第25页 |
2.4 S7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第25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47页 |
3.1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的序列差异 | 第26页 |
3.2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26-30页 |
3.3 亲缘关系系统树与单倍型网络图 | 第30-35页 |
3.4 东方墨头鱼和纹唇鱼种群的遗传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分析 | 第35-38页 |
3.5 空间分子变异(SAMOVA)与分子变异(AMOVA)分析 | 第38-42页 |
3.6 种群历史动态 | 第42-47页 |
4 讨论 | 第47-53页 |
4.1 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4.2 东方墨头鱼与纹唇鱼群体的亲缘地理关系重建 | 第48-50页 |
4.3 种群遗传结构 | 第50-51页 |
4.4 种群历史动态 | 第51-53页 |
全文小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