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接地电阻测量的意义 | 第9-10页 |
1.1.2 接地电阻测量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接地电阻短距测量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1-12页 |
1.2.4 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2 接地网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方法研究 | 第15-29页 |
2.1 传统的接地电阻正向测量方法 | 第15-21页 |
2.1.1 电位降法 | 第17-18页 |
2.1.2 补偿法 | 第18-19页 |
2.1.3 接地网接地电阻正向短距测量方法 | 第19-21页 |
2.2 逆向短距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21-27页 |
2.2.1 地面电位分布规律 | 第21-22页 |
2.2.2 测量方法原理 | 第22-25页 |
2.2.3 解析函数参数求解 | 第25-26页 |
2.2.4 正向测量与逆向测量的对比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逆向短距测量方法的数值仿真 | 第29-51页 |
3.1 接地网数值仿真模型 | 第29-36页 |
3.1.1 常规水平接地网的数值模型 | 第29-31页 |
3.1.2 带垂直接地极的三维复合接地网数值模型 | 第31-33页 |
3.1.3 带斜向长外引接地极的三维复合接地网数值模型 | 第33-36页 |
3.2 电流极数值仿真模型 | 第36-40页 |
3.2.1 单根垂直接地极的等效条件分析 | 第37-39页 |
3.2.2 多跟垂直接地极的等效条件分析 | 第39-40页 |
3.3 逆向短距测量土壤模型的选择 | 第40-43页 |
3.3.1 水平二分层土壤模型 | 第41页 |
3.3.2 采用等值土壤电阻率的均匀土壤模型 | 第41-43页 |
3.4 引线长度及测量点数量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3.4.1 引线长度 | 第43-44页 |
3.4.2 测量点数量及分布情况研究 | 第44-45页 |
3.5 逆向短距测量方法的数值仿真 | 第45-49页 |
3.5.1 某换流站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的数值仿真 | 第45-47页 |
3.5.2 某大型水电站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的数值仿真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接地网接地电阻逆向短距测量系统的研制及现场试验 | 第51-73页 |
4.1 接地电阻短距测量系统的研制 | 第51-60页 |
4.1.1 变电站干扰信号的现场实测与频谱分析 | 第51-53页 |
4.1.2 电流频率及电源功率分析 | 第53-55页 |
4.1.3 测量系统的模块设计及参数选择 | 第55-59页 |
4.1.4 辅助定位装置的选择 | 第59-60页 |
4.2 现场试验 | 第60-70页 |
4.2.1 某实验室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 | 第60-62页 |
4.2.2 某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短距测量试验 | 第62-66页 |
4.2.3 某 220kV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试验 | 第66-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页 |
5.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B 作者在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