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导论 | 第21-37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21-27页 |
二、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 | 第27-32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33-35页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35-37页 |
第一章 巡回审判制度的理论界定 | 第37-52页 |
第一节 巡回审判的内涵和特征 | 第37-44页 |
一、巡回审判的概念辨析 | 第37-40页 |
二、巡回审判的特征 | 第40-44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实施巡回审判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 第44-52页 |
一、解决民族地区"打官司难"的重要举措 | 第45-46页 |
二、化解民族地区纠纷的最有效途径 | 第46-48页 |
三、符合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 | 第48-49页 |
四、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 第49-50页 |
五、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 第50-52页 |
第二章 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源流 | 第52-72页 |
第一节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52-62页 |
一、古代巡回审判的产生与发展 | 第52-53页 |
二、现代巡回审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53-62页 |
第二节 英美国家巡回审判制度的源流演变 | 第62-72页 |
一、英国巡回审判制度的源流演变 | 第62-67页 |
二、美国巡回审判制度的源流演变 | 第67-72页 |
第三章 巡回审判制度的实施现状-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法院为例 | 第72-100页 |
第一节 阿巴嘎旗基本情况概述 | 第72-74页 |
一、"阿巴嘎"的由来 | 第72-73页 |
二、人口基本情况与自然地理环境 | 第73-74页 |
第二节 阿巴嘎旗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基本运行情况 | 第74-79页 |
一、巡回法庭的设置情况 | 第74-76页 |
二、巡回法庭案件审理情况分析 | 第76-79页 |
第三节 巡回审判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79-95页 |
一、巡回审判的巡回周期 | 第80-84页 |
二、巡回审判的立案方式 | 第84-86页 |
三、巡回审判的审判方式 | 第86-92页 |
四、蒙汉双语贯穿诉讼全过程 | 第92-94页 |
五、"三所一庭"联调模式 | 第94-95页 |
第四节 巡回审判取得的成效 | 第95-100页 |
一、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95页 |
二、体现司法为民宗旨 | 第95-96页 |
三、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 | 第96-97页 |
四、促进诉调对接机制发展 | 第97-98页 |
五、满足人民群众认知需求 | 第98页 |
六、丰富法制宣传形式 | 第98-100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巡回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00-122页 |
第一节 巡回审判制度的立法保障措施缺失 | 第100-106页 |
一、受理范围和审理方式的立法缺陷 | 第101-103页 |
二、法官激励和惩戒机制不健全 | 第103-104页 |
三、人员及物资保障不足 | 第104-106页 |
第二节 巡回审判实践中的困境 | 第106-113页 |
一、与基层调解组织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 第106-108页 |
二、蒙汉双语审判规范化程度不高 | 第108-111页 |
三、巡回审判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第111-113页 |
第三节 巡回审判中草牧场纠纷的特殊难题 | 第113-122页 |
一、草牧场纠纷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 第115-117页 |
二、草牧场纠纷的审理难点 | 第117-122页 |
第五章 完善民族地区巡回审判制度的建议 | 第122-144页 |
第一节 促进巡回审判制度的法治化 | 第122-127页 |
一、明确案件受理范围及审理方式 | 第122-124页 |
二、构建和完善考核机制 | 第124-126页 |
三、建立人员及物资保障机制 | 第126-127页 |
第二节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巡回审判制度 | 第127-139页 |
一、强化与基层组织的联动机制 | 第127-131页 |
二、规范蒙汉双语审判 | 第131-134页 |
三、妥善处理巡回审判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 第134-139页 |
第三节 突破巡回审判中草牧场纠纷的瓶颈 | 第139-144页 |
一、进一步明确受理范围 | 第139页 |
二、综合认定案件事实 | 第139-140页 |
三、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法院的公务协助 | 第140-141页 |
四、发布指导性文件和典型案例 | 第141-142页 |
五、拓宽纠纷解决路径 | 第142-144页 |
结语 | 第14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