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门控系统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呼吸运动影响肺癌放疗 | 第13-15页 |
1.3 常见的减少呼吸运动办法 | 第15-18页 |
1.3.1 腹部加压技术 | 第15页 |
1.3.2 呼吸门控技术 | 第15-16页 |
1.3.3 屏气技术 | 第16-17页 |
1.3.4 实时跟踪技术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工作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呼吸门控系统与 4D-CT的原理与联合 | 第19-29页 |
2.1 呼吸门控技术的研究 | 第19-24页 |
2.1.1 呼吸门控的介绍 | 第19-21页 |
2.1.2 肺癌中引入呼吸门控系统的优势 | 第21-23页 |
2.1.3 呼吸门控技术在其它部位肿瘤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2 4D-CT过程与临床应用 | 第24-29页 |
2.2.1 4D-CT的简介 | 第24页 |
2.2.2 4D-CT的临床应用 | 第24-26页 |
2.2.3 4D-CT技术的优势 | 第26-29页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9-39页 |
3.1 病例资料与标准 | 第29-30页 |
3.1.1 病例资料 | 第29页 |
3.1.2 病例要求 | 第29-30页 |
3.1.3 中止要求 | 第30页 |
3.2 材料设备 | 第30页 |
3.3 体位固定与CT扫描 | 第30-33页 |
3.3.1 体位固定 | 第30页 |
3.3.2 4D-CT扫描 | 第30-32页 |
3.3.3 自由呼吸的门控扫描 | 第32-33页 |
3.3.4 深吸气屏气(DIBH)的门控扫描 | 第33页 |
3.4 CT图像的靶区勾画 | 第33-35页 |
3.4.1 靶区勾画的条件 | 第33-34页 |
3.4.2 靶区勾画 | 第34页 |
3.4.3 危及器官的限量 | 第34-35页 |
3.5 计划设计与评估 | 第35-36页 |
3.5.1 设计要求 | 第35-36页 |
3.5.2. 评价指标 | 第36页 |
3.6 数据统计 | 第36-37页 |
3.7 加速器治疗 | 第37-3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9-43页 |
4.1 呼吸门控技术的可行性 | 第39页 |
4.2 呼吸过程中膈肌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靶区体积比较 | 第40-41页 |
4.4 危及器官的比较 | 第41-4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3-49页 |
5.1 呼吸门控技术的可行性 | 第44页 |
5.2 膈肌对肺肿瘤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 GTV的安全边界 | 第45-46页 |
5.4 靶区体积以及剂量学比较 | 第46-47页 |
5.5 肺的并发症概率NTCP | 第47页 |
5.6 Gating与 4D-CT计划的缺点 | 第47-4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与不足 | 第4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