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背景 | 第9-10页 |
2、理论意义 | 第10页 |
3、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国外关于套利的研究 | 第11页 |
2、国内关于套利的研究 | 第11-12页 |
3、国内关于银行间市场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概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我国银行间市场简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17-20页 |
1、回购市场 | 第17-18页 |
2、现券市场 | 第18-20页 |
第四节 关于买断式回购的特殊说明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 第21-39页 |
第一节 套利的分类 | 第21-22页 |
1、跨市场套利 | 第21页 |
2、跨品种套利 | 第21-22页 |
3、跨期套利 | 第22页 |
第二节 实证中所需的一般性前提和假设 | 第22-23页 |
1、交易费率 | 第22页 |
2、标准券折算比率 | 第22-23页 |
3、全价/净价问题 | 第23页 |
4、取整问题 | 第23页 |
第三节 跨市场套利——现券和回购市场套利 | 第23-29页 |
1、套利原理 | 第23-24页 |
2、实证分析 | 第24-29页 |
第四节 跨品种套利——利差套利 | 第29-35页 |
1、套利原理 | 第29-30页 |
2、实证分析 | 第30-35页 |
第五节 跨期套利 | 第35-39页 |
1、套利原理 | 第35-37页 |
2、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的风险管理 | 第39-45页 |
第一节 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相关的主要风险类别 | 第39-40页 |
1、利率风险 | 第39页 |
2、流动性风险 | 第39页 |
3、信用风险 | 第39-40页 |
4、操作风险 | 第40页 |
第二节 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已有的风险控制安排 | 第40-41页 |
1、交易系统内置措施 | 第40-41页 |
2、关于质押式回购的特殊规定 | 第41页 |
3、关于买断式回购的特殊规定 | 第41页 |
第三节 对我国银行间市场建设的建议——风险管理角度 | 第41-43页 |
1、完善做市商制度 | 第41-42页 |
2、完善中央对手方机制 | 第42页 |
3、促进品种创新,扩大对外开放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对市场主体参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的建议 | 第43-45页 |
1、把握自身资金来源的性质、资金使用期限和投资目标 | 第43页 |
2、准确把握利率的变化和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制定合理投资策略 | 第43-44页 |
3、关注流动性、税收溢价的变化特征,选择合适的债券品种或组合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