箝位步进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压电直线电机的概述 | 第14-16页 |
1.2.1 压电直线电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2 压电直线电机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 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3.1 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 | 第16-22页 |
1.3.2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 | 第22-27页 |
1.3.3 共振式与非共振式两种电机的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叠层压电陶瓷的特性及实验研究 | 第30-43页 |
2.1 压电陶瓷的特性和参数 | 第30-31页 |
2.2 叠层压电陶瓷的结构和基本特性 | 第31-36页 |
2.2.1 叠层压电陶瓷的结构 | 第31-32页 |
2.2.2 叠层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 | 第32-35页 |
2.2.3 叠层压电陶瓷一般使用原则 | 第35-36页 |
2.3 叠层压电陶瓷的实验研究 | 第36-42页 |
2.3.1 叠层压电陶瓷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 | 第36-38页 |
2.3.2 叠层压电陶瓷动态特性试验 | 第38-39页 |
2.3.3 叠层压电陶瓷的预紧力标定实验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电机结构设计与研究分析 | 第43-58页 |
3.1 电机总体结构及运行机理分析 | 第43-45页 |
3.1.1 箝位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44页 |
3.1.2 电机运动机理的介绍 | 第44-45页 |
3.2 电机输出力主要的电机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 第45-47页 |
3.3 柔性铰链的设计 | 第47-49页 |
3.3.1 柔性铰链概述 | 第47页 |
3.3.2 柔性铰链的拉压变形 | 第47-48页 |
3.3.3 柔性铰链的侧向变形 | 第48-49页 |
3.4 箝位机构的设计 | 第49-53页 |
3.4.1 箝位机构原理 | 第49-50页 |
3.4.2 箝位机构放大原理分析 | 第50-52页 |
3.4.3 箝位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53页 |
3.5 驱动机构的设计 | 第53-55页 |
3.6 导轨的设计 | 第55-56页 |
3.7 电机的装配 | 第56-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箝位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实验研究 | 第58-70页 |
4.1 驱动机构振幅测试 | 第58-61页 |
4.1.1 驱动机构性能实验 | 第60-61页 |
4.2 箝位机构振幅测试 | 第61-64页 |
4.2.1 箝位机构性能实验 | 第62-63页 |
4.2.2 箝位机构驱动足振幅对比 | 第63-64页 |
4.3 驱动足引起的导轨振动分析 | 第64-65页 |
4.4 电机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4.4.1 空载状态下电机的速度特性 | 第65-67页 |
4.4.2 电机负载特性实验 | 第67-68页 |
4.4.3 电机实验总结与改进分析 | 第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电机的改进及实验分析 | 第70-77页 |
5.1 改进方案 | 第70-73页 |
5.1.1 基于箝位机构的改进 | 第70-72页 |
5.1.2 基于导轨的改进 | 第72-73页 |
5.2 改进方案的实验研究 | 第73-75页 |
5.2.1 箝位机构的性能测试 | 第73-74页 |
5.2.2 电机的速度特性及负载特性实验 | 第74-75页 |
5.3 电机的实验总结与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77-78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8页 |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