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STM32的实时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7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7-22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第17-19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第19-22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电池内部特性及等效模型研究第24-35页
    2.1 锂离子电池特性分析第25-30页
        2.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25-28页
        2.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性能分析第28-30页
    2.2 电池内部等效模型研究第30-34页
        2.2.1 电池常见内部模型第30-31页
        2.2.2 锂电池电气模型分析第31-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研究第35-45页
    3.1 锂电池等效模型参数辨识第35-36页
    3.2 锂电池SOC估算研究第36-44页
        3.2.1 常见SOC估算方法分析第37-41页
        3.2.2 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的公式推导第41-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电路搭建第45-61页
    4.1 BQ76PL536锂电池实时监测模块第45-48页
    4.2 电池均衡模块第48-52页
        4.2.1 电池均衡依据第48-49页
        4.2.2 均衡电路方案分析第49-51页
        4.2.3 本文均衡方案选择第51-52页
    4.3 CAN总线通信模块第52-55页
    4.4 温度监控模块第55-56页
    4.5 LCD显示模块第56-59页
    4.6 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第59-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第61-68页
    5.1 电池电压监测程序设计第61-62页
    5.2 均衡控制程序设计第62-63页
    5.3 TFTLCD显示程序设计第63-64页
    5.4 SOC估算程序设计第64-65页
    5.5 电池管理系统主程序设计第65-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硬件平台搭建与实验结果分析第68-77页
    6.1 实验条件第68-71页
        6.1.1 锂电池组第68-69页
        6.1.2 实验前期仪器第69-71页
    6.2 硬件平台搭建第71-73页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3-76页
        6.3.1 锂离子电池恒流放电监测数据第73-74页
        6.3.2 描绘电池SOC与OCV曲线图第74页
        6.3.3 参数辨识实验结果分析第74-76页
        6.3.4 电池SOC估算实验结果分析第76页
    6.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第77-79页
    7.1 本文主要研究总结第77-78页
    7.2 研究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CT、BE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居家养老者与机构养老者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