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新陈代谢与营养论文--脂肪代谢论文

47kDa尾连蛋白(TIP47)对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1 前言第13-14页
    1.2 47 kDa尾连蛋白(tail-interacting protein of 47 kDa,TIP47)第14-16页
    1.3 TIP47与脂滴第16-18页
    1.4 CRISPR/Cas9第18-22页
第2章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2-24页
    2.1 实验仪器第22页
    2.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2-24页
第3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4-57页
    3.1 运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ouse C2C12 myoblasts中的TIP47第24-48页
        3.1.1 构建CRISPR/Cas9质粒pX260a-TIP47第24-25页
            3.1.1.1 Bbs I酶切pX260a第24页
            3.1.1.2 Cas9引物的设计第24页
            3.1.1.3 引物退火第24-25页
            3.1.1.4 Cas9质粒pX260a与Cas9退火引物进行酶连反应第25页
        3.1.2 CRISPR/Cas9质粒pX260a-TIP47转化TOP10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25-27页
        3.1.3 挑取阳性克隆并测序验证第27页
        3.1.4 大提质粒pX260a-TIP47第27-28页
            3.1.4.1 质粒提取第27-28页
            3.1.4.2 质粒纯化第28页
        3.1.5 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mouse C2C12 myoblasts)的培养第28-29页
        3.1.6 CRISPR/Cas9质粒pX260a-TIP47电转mouse C2C12 myoblasts并鉴定第29页
        3.1.7 细胞冻存和复苏第29-31页
            3.1.7.1 细胞冻存第30页
            3.1.7.2 细胞复苏第30-31页
        3.1.8 密度梯度稀释法从TIP47混合克隆细胞中筛选出TIP47 KO单克隆细胞第31-32页
        3.1.9 单克隆细胞的蛋白水平鉴定与基因水平鉴定第32-48页
            3.1.9.1 单克隆细胞的蛋白水平鉴定第32-41页
                3.1.9.1.1 蛋白印迹杂交的原理第32-33页
                3.1.9.1.2 SDS-PAGE的制备第33-35页
                3.1.9.1.3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35页
                3.1.9.1.4 蛋白质电泳第35-36页
                3.1.9.1.5 转膜第36-37页
                3.1.9.1.6 膜的封闭第37-38页
                3.1.9.1.7 Colloidal blue染色第38-39页
                3.1.9.1.8 抗体杂交第39-40页
                    3.1.9.1.8.1 一抗杂交过程第39-40页
                    3.1.9.1.8.2 二抗杂交过程第40页
                3.1.9.1.9 曝光检测第40-41页
                    3.1.9.1.9.1 辣根过氧化物酶-DAB法第40页
                    3.1.9.1.9.2 辣根过氧化物酶-ECL法(HRP-ECL法)第40-41页
            3.1.9.2 单克隆细胞的测序鉴定第41-48页
                3.1.9.2.1 单克隆细胞测序鉴定引物的设计第41页
                3.1.9.2.2 模板DNA的制备第41-42页
                3.1.9.2.3 TIP47目的片段的扩增第42页
                3.1.9.2.4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第42-43页
                3.1.9.2.5 琼脂糖凝胶的电泳第43-44页
                3.1.9.2.6 琼脂糖凝胶回收TIP47DNA片段第44-47页
                3.1.9.2.7 琼脂糖凝胶回收TIP47 DNA片段与T载体酶连反应第47-48页
                3.1.9.2.8 酶连产物转化TOPI0感受态细胞第48页
                3.1.9.2.9 挑取阳性克隆并测序第48页
    3.2. 确定OA处理C2C12细胞和TIP47敲除细胞的的最佳浓度和最适时间第48-52页
        3.2.1 确定OA处理C2C12细胞及其TIP47敲除细胞的的最佳浓度第48-49页
        3.2.2 BCA法测定细胞样品蛋白质含量第49-51页
        3.2.3 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GPO-PAP)测定细胞样品甘油三酯含量第51页
        3.2.4 确定OA处理C2C12细胞及其TIP47敲除细胞的的最适时间第51-52页
    3.3. 用LipidTOXTM Red对C2C12细胞中的脂滴进行染色观察第52-54页
        3.3.1 激光扫麟聚焦显微觀察用的盖餅的前处理第52页
        3.3.2 100mM OA溶液的制备第52-53页
        3.3.3 200μMOA细胞处理液的配制第53页
        3.3.4 C2C12 细跑传代培养第53页
        3.3.5 LipidTOX~(TM) Red染色并观察C2C12细胞中的脂滴第53-54页
    3.4 细胞脂滴的提取第54-55页
    3.5 SDS-PAGE银染第55-56页
    3.6 同位素示踪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和水解代谢第56-57页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7页
    4.1 CRISPR/Cas9技术操作流程第57-58页
    4.2 TIP47 KO细胞克隆的蛋白水平鉴定第58-60页
    4.3 TIP47 KO细胞克隆的基因测序鉴定第60页
    4.4 OA处理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最适时间第60-61页
    4.5 在OA刺激下,TIP47 KO引起细胞内脂质的增加第61-62页
    4.6 TIP47 KO TIW16细胞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第62-63页
    4.7 TIP47不响应OA的刺激第63页
    4.8 TIP47 KO细胞脂滴的银染第63-64页
    4.9 在OA的刺激下,TIP47 KO T1W16脂滴上的HSL、p-HSL和DGAT2表达增加第64-65页
    4.10 TIP47 KO导致C2C12细胞中TAG的累积第65-67页
第5章 小结与讨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浸式变压器铁心和绕组的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21世纪河南油画存在样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