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发电机转子角控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4页
        1.2.1监测及抑制低频振荡方面第18-20页
        1.2.2提高暂态稳定性方面第20-22页
        1.2.3电力系统频率和发电控制方面第22-23页
        1.2.4和本文直接相关的若干研究第23-2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4-26页
第二章 转子角控制器的原理与结构第26-45页
    2.1 转子角控制的基本思路第26-27页
    2.2 转子角控制器的结构第27-32页
        2.2.1 绝对转子角的测量第27-29页
        2.2.2 转子角控制器的结构第29-32页
    2.3 转子角目标值及调度运行第32-35页
        2.3.1转子角目标值的计算第32-33页
        2.3.2新模式下的调度运行及维数问题第33-35页
    2.4 转子角控制器的建模与仿真第35-44页
        2.4.1 在PSASP中使用UD建模第35-39页
        2.4.2 使用MATLAB建模第39-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转子角控制器用于抑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第45-59页
    3.1 转子角拴制器产生阻尼转矩的特性第45-49页
    3.2 转子角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第49-53页
        3.2.1 仅考虑励磁第49-51页
        3.2.2 增加PSS后的稳定性分析第51-53页
    3.3 使用转子角控制器抑制区域间振荡第53-55页
    3.4 比例系数的选择第55-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转子角控制器用于改善暂态稳定性第59-68页
    4.1 单机无穷大系统中使用电气制动的效果第59-62页
    4.2 多机系统中使用汽门操作的效果第62-67页
        4.2.1 补偿的作用及其有效范围第62-65页
        4.2.2 四机系统中提高暂稳的效果分析第65-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转子角控制模式下的负荷跟踪机制第68-83页
    5.1 转子角控制器和传统调速器的比较第68-69页
    5.2 新模式下的负荷跟踪第69-72页
    5.3 影响最终有功分配的因素第72-74页
    5.4 负荷跟踪机制的动模试验验证第74-82页
        5.4.1 硬件平台第74-76页
        5.4.2 在多机系统中启动转子角控制第76-77页
        5.4.3 转子角控制模式下的负荷跟踪第77-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实施转子角控制后的潮流计算第83-99页
    6.1 从PQ分解法胜新的潮流算法第83-95页
        6.1.1 计算用网络第83-85页
        6.1.2 根据有功偏差计算角度修正量第85-86页
        6.1.3 根据无功偏差计算电压修正量第86-88页
        6.1.4 考虑内电势修正引起的有功变化第88-91页
        6.1.5 发电机受到无功约束时的处理第91-93页
        6.1.6 在IEEE 39节点中进行潮流计算第93-95页
    6.2 使用牛拉法进行潮流计算第95-98页
    6.3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巧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5-116页
附件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镀铜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核心肌群稳定训练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