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纺织用废橡胶基阻尼减振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废橡胶用于制造阻尼材料研究现状及前沿探讨第16-22页
        1.2.1 废旧橡胶基本概况第16页
        1.2.2 基于Web of Science对废橡胶阻尼材料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第16-20页
        1.2.3 废旧橡胶阻尼减振材料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废旧橡胶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1 吸声与降噪材料第22页
        1.3.2 吸声材料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第22页
        1.3.3 高分子聚合物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第22-23页
        1.3.4 废旧橡胶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5-28页
        1.4.1 论题的提出第25-26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1.4.3 课题的创新点第27-2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章 高阻尼性能R-Rubber/AO-300杂化复合材料第33-46页
    2.1 实验部分第33-36页
        2.1.1 实验原料第33-34页
        2.1.2 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第34页
        2.1.3 复合材料试样的性能表征第34-3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2.2.1 R-Rubber/AO-300杂化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第36-39页
        2.2.2 R-Rubber/AO-300杂化材料微观形貌分析第39-40页
        2.2.3 R-Rubber/AO-300杂化材料DSC分析第40-41页
        2.2.4 R-Rubber/AO-300杂化材料红外光谱特性第41-42页
    2.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三章 纤维增强废橡胶基吸声复合材料第46-58页
    3.1 实验部分第46-49页
        3.1.1 原料第46-47页
        3.1.2 试样制备第47页
        3.1.3 复合材料试样的性能表征第47-4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9-56页
        3.2.1 R-Rubber/SHPF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第49-52页
        3.2.2 R-Rubber/SHPF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第52页
        3.2.3 R-Rubber/SHPF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第52-55页
        3.2.4 R-Rubber/SH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55-56页
    3.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四章 R-Rubber/AO-300/SHPF三元阻尼吸声复合材料第58-73页
    4.1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1.1 实验原料第58页
        4.1.2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4.1.3 R-Rubber/AO-300/SHPF三元复合材料的测试与表征第59页
        4.1.4 声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第59-6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0-69页
        4.2.1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第60-62页
        4.2.2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第62-66页
        4.2.3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特性第66-67页
        4.2.4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第67-69页
        4.2.5 R-Rubber/AO-300/SH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五章 废橡胶基宽温域层合梯度复合材料第73-95页
    5.1 实验部分第74-75页
        5.1.1 实验原料第74页
        5.1.2 试样的制备第74-75页
        5.1.3 梯度材料试样的性能表征第75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5-81页
        5.2.1 R-Rubber/AO-300梯度杂化材料微观形貌分析第75-76页
        5.2.2 R-Rubber/AO-300梯度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第76-81页
    5.3 理论分析第81-92页
        5.3.1 结构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能量法)第81-84页
        5.3.2 多层阻尼结构的计算第84-89页
        5.3.3 结果与讨论第89-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3-9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6.1 主要结论第95-96页
    6.2 研究展望第96-98页
附录Ⅰ:本文中使用的主要缩写词及符号第98-99页
附录Ⅱ: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序贯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非特异性改变肺功能的临床检出情况以及与小气道功能指标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