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 第13-14页 |
1.1.1 汞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1.1.2 汞的危害及其致害机理 | 第13-14页 |
1.2 大气汞的来源,形态及迁移转化 | 第14-16页 |
1.2.1 大气汞的来源 | 第14-15页 |
1.2.2 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 第15-16页 |
1.2.3 大气汞的迁移转化过程 | 第16页 |
1.3 大气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 第16-18页 |
1.3.1 森林生态系统中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 | 第16-17页 |
1.3.2 大气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干湿沉降 | 第17-18页 |
1.3.3 森林降雨中甲基汞来源 | 第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18-21页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5页 |
2.1 立题背景 | 第21-22页 |
2.2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3.1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降雨中汞的沉降规律研究 | 第22页 |
2.3.2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汞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 第22页 |
2.3.3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22-24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3.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25页 |
3.1.2 采样点概况 | 第25-26页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3.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3.3.1 样品采集与数据监测 | 第26-27页 |
3.3.2 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28-31页 |
第4章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降雨中汞的沉降特征研究 | 第31-41页 |
4.1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降雨中汞的浓度水平 | 第31-32页 |
4.2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降雨中汞的浓度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4.3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降雨中汞的形态分布规律 | 第35-38页 |
4.4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降雨甲基汞占总汞的百分比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汞含量变化特征 | 第41-47页 |
5.1 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汞含量总体状况 | 第41-42页 |
5.2 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气态总汞的月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 第42-45页 |
5.3 缙云山森森生态系统大气气态总汞浓度的日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中亚热带林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47-57页 |
6.1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态总汞浓度与风速风向的关系 | 第47-48页 |
6.2 典型污染过程的汞来源分析 | 第48-52页 |
6.3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态总汞来源分析 | 第52-53页 |
6.4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态总汞全年日轨迹分析 | 第53-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7.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发表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