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特立闲适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姜特立及诗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姜特立“文人无行”辨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姜特立生平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姜特立“文人无行”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姜特立“文人无行”评价 | 第13-18页 |
第二章 闲适诗源流探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闲适诗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第二节 闲适诗流变 | 第21-28页 |
一、初创期——陶渊明: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 第21-22页 |
二、发展期——王维:禅味生活、静观万物 | 第22-24页 |
三、拓展期——白居易:悠闲淡泊、知足保和 | 第24-25页 |
四、新变期——苏轼:乐观自足、自持自适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姜特立闲适诗的心态解读 | 第28-41页 |
第一节“闲”题诗与“戏”题诗 | 第28-35页 |
一、“闲”题诗 | 第28-31页 |
二、“戏”题诗 | 第31-35页 |
第二节 休闲生活和伤时之咏 | 第35-41页 |
一、日常生活的休闲状态 | 第35-38页 |
二、伤时之咏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姜特立闲适诗的意象选择 | 第41-65页 |
第一节 人文意象选择 | 第41-49页 |
一、居室意象 | 第41-45页 |
二、杖意象 | 第45-46页 |
三、酒、诗、书等意象 | 第46-49页 |
第二节 自然意象选择 | 第49-65页 |
一、云意象 | 第49-52页 |
二、飞鸟及鱼意象 | 第52-57页 |
三、松、竹、梅、桂、菊等意象 | 第57-65页 |
第五章 姜特立的闲适观及其闲适诗的诗史地位 | 第65-75页 |
第一节 姜特立的闲适观 | 第65-70页 |
一、姜特立的“天和”观 | 第65-67页 |
二、慕陶情结与慕白情结 | 第67-68页 |
三、姜特立退隐展现的宋代隐逸新特点 | 第68-70页 |
第二节 姜特立闲适诗诗史定位 | 第70-75页 |
一、从姜特立闲适心态变化看南宋文人的避祸心理 | 第70-73页 |
二、从姜特立闲适诗歌创作反观南宋中兴诗坛诗学潮流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