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油茶果实发育及成熟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引言第12-27页
    1.1 油茶概况第12-15页
        1.1.1 油茶的功效和应用第12-13页
        1.1.2 油茶的栽培历史和分布特点第13-14页
        1.1.3 油茶的发展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1 果实生长发育研究进展第15页
        1.2.2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果实生长发育中的主要生理变化及内部因素第17-24页
        1.3.1 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第17-18页
        1.3.2 主要内源激素的变化及作用第18-22页
        1.3.3 主要内含物含量的变化第22-23页
        1.3.4 脂类合成主要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第23-24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4-2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4.2 研究目标和创新性第24-25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25-26页
        1.4.4 研究意义第26-27页
2、材料与方法第27-34页
    2.1 供试材料第27-28页
        2.1.1 油茶闽43第27页
        2.1.2 油茶闽60第27-28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28页
    2.3 取样及样品处理第28-29页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29-34页
        2.4.1 油茶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测定第29页
        2.4.2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含物含量的测定第29-32页
        2.4.3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2.4.4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油脂积累相关的酶活性动态测定第33-34页
    2.5 数据处理第34页
3、结果与分析第34-69页
    3.1 油茶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第34-39页
        3.1.1 果实纵横径的动态变化第34-36页
        3.1.2 果实果形指数的动态变化第36-37页
        3.1.3 果皮厚度的动态变化第37-38页
        3.1.4 果实单果重的动态变化第38页
        3.1.5 果实鲜籽重的动态变化第38-39页
        3.1.6 果实生长发育模型第39页
    3.2 油茶果实生长过程中果皮和种子中内含物含量变化第39-52页
        3.2.1 粗脂肪含量变化第39-41页
        3.2.2 含水量变化第41-44页
        3.2.3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第44-46页
        3.2.4 蔗糖含量变化第46-47页
        3.2.5 还原糖含量变化第47-49页
        3.2.6 可溶性淀粉含量变化第49-50页
        3.2.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第50-52页
    3.3 油茶果实生长过程中果皮和种子中与油脂积累相关的酶活性变化第52-54页
        3.3.1 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变化第52-53页
        3.3.2 磷脂酸磷酸酯酶活性变化第53-54页
    3.4 油茶果实生长过程中果皮和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第54-61页
        3.4.1 内源IAA含量变化第54-56页
        3.4.2 内源GA3含量变化第56-58页
        3.4.3 内源ZR含量变化第58-59页
        3.4.4 内源ABA含量变化第59-61页
    3.5 相关性分析第61-69页
        3.5.1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含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61-64页
        3.5.2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间脂类合成酶与粗脂肪的相关性分析第64页
        3.5.3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的相关性分析第64-66页
        3.5.4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与果实发育的相关性分析第66-67页
        3.5.5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与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7-69页
4、结论和讨论第69-76页
    4.1 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第69-70页
    4.2 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及成熟期间主要内含物的变化特点第70-71页
    4.3 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及成熟期间主要相关酶类与油脂积累的关系特点第71-72页
    4.4 闽43和闽60果实生长及成熟期间内源激素变化特点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糖分积累特性的关系第72-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生命伦理学审视
下一篇: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