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具有吸附—光催化性能的核壳SiO2/TiO2材料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方法第12-15页
        1.2.1 吸附法第12-13页
        1.2.2 生物法第13页
        1.2.3 高级氧化法第13-14页
        1.2.4 电化学法第14页
        1.2.5 光催化法第14-15页
        1.2.6 多技术协同处理第15页
    1.3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概述第15-17页
    1.4 吸附剂负载型TiO_2复合材料概述第17-19页
    1.5 吸附剂负载型TiO_2复合材料研究概况第19-22页
        1.5.1 负载方法第19-20页
        1.5.2 吸附材料的选择第20-22页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 试剂与原料第25页
    2.2 催化材料表征方法第25-26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5页
        2.2.2 物理吸附仪(BET)第25页
        2.2.3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25页
        2.2.4 透射电镜(TEM)第25-26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6页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第26页
        2.2.7 智能重量吸附仪(IGA)第26页
    2.2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6-28页
        2.2.1 分步法制备SiO_2@TiO_2复合材料第26-27页
        2.2.2 原位生长法在不同载体上负载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第27页
        2.2.3 沉淀沉积法制备Au/SiO_2@TiO_2吸附-光热催化复合材料第27-28页
    2.3 吸附光催化结合的性能测试第28-30页
        2.3.1 吸附光催化结合的性能测试自制装置第28页
        2.3.2 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气相吸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SiO_2@TiO_2协同吸附-光催化去除空气中甲苯污染物的研究第30-40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3.2.1 SiO_2@TiO_2吸附光催化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1-36页
            3.2.1.1 SEM&TEM 分析第31-32页
            3.2.1.2 样品 XRD 分析第32页
            3.2.1.3 样品结构参数分析第32-34页
            3.2.1.4 样品 XPS 分析第34-35页
            3.2.1.5 样品吸附-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5-36页
        3.2.2 吸附与光催化协同效应分析第36-39页
    3.3 本章研究总结第39-40页
第四章 Si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固载化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4.2.1 SiO_2@TiO_2在铜网上的固载及性能测试第40-43页
            4.2.1.1 样品FESEM分析第40-41页
            4.2.1.2 样品XRD分析第41-42页
            4.2.1.3 样品的后处理条件选择与优化及性能分析第42-43页
        4.2.2 SiO_2@TiO_2在石英纤维上的固载及性能测试第43-47页
            4.2.2.1 样品FESEM分析第43-44页
            4.2.2.2 样品结构参数第44-45页
            4.2.2.3 样品XPS分析第45-47页
        4.2.3 F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光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第47页
    4.3 本章研究总结第47-49页
第五章 Au/Si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固载研究第49-54页
    5.1 前言第49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5.2.1 Au/SiO_2@TiO_2样品TEM图谱第49-50页
        5.2.2 Au/SiO_2@TiO_2样品性能分析第50-51页
        5.2.3 样品性能参数分析第51页
        5.2.4 Au/SiO_2@TiO_2样品吸附降解性能分析第51-53页
    5.3 本章研究总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研究总结第54-55页
    6.2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非鱼肠道多糖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初探
下一篇:茄科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评价--以福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