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境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 第23-29页 |
2.1 社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1.1 社会管理创新理论 | 第23页 |
2.1.2 信息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1.3 智慧化理论 | 第24-25页 |
2.1.4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 | 第25页 |
2.2 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2.2.1 数字化阶段 | 第26页 |
2.2.2 网络化阶段 | 第26-27页 |
2.2.3 智慧化阶段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船营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3.1 信息化平台概述 | 第29-30页 |
3.2 信息化平台应用模式分析 | 第30-32页 |
3.2.1 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模式 | 第30-31页 |
3.2.2 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现状 | 第31-32页 |
3.3 信息化平台运行效果评价 | 第32-34页 |
3.3.1 平台产生的社会效益 | 第32-33页 |
3.3.2 平台产生的经济效益 | 第33-34页 |
3.4 信息化平台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4.1 平台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4.2 平台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3.4.3 平台应用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4.4 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船营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改进方案研究 | 第39-51页 |
4.1 系统改进方案研究 | 第39-40页 |
4.1.1 应用需求研究 | 第39页 |
4.1.2 智慧化系统研究 | 第39-40页 |
4.2 结构改进方案研究 | 第40-43页 |
4.2.1 政务外网研究 | 第40-42页 |
4.2.2 政务内网研究 | 第42页 |
4.2.3 大数据库研究 | 第42-43页 |
4.3 应用模式改进方案研究 | 第43-49页 |
4.3.1 应用模式改进方案总体构架研究 | 第43-44页 |
4.3.2 网络平台研究 | 第44页 |
4.3.3 数据平台研究 | 第44-45页 |
4.3.4 应用平台研究 | 第45-47页 |
4.3.5 服务平台研究 | 第47页 |
4.3.6 标准化体系研究 | 第47-48页 |
4.3.7 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船营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改进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1-57页 |
5.1 数据质量方面 | 第51-52页 |
5.1.1 规范信息的数据采集工作 | 第51页 |
5.1.2 业务外包 | 第51-52页 |
5.2 技术维护方面 | 第52-53页 |
5.2.1 建立高素质的信息管理团队 | 第52-53页 |
5.2.2 统一标准 | 第53页 |
5.3 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 第53-54页 |
5.3.1 推进数据共享机制的形成 | 第53页 |
5.3.2 系统整合 | 第53-54页 |
5.4 管理机制方面 | 第54-56页 |
5.4.1 建立机制 | 第54-55页 |
5.4.2 健全制度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58-59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