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净水厂中生产废水的处理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生产废水处理背景 | 第10-11页 |
1.2 生产废水回用的意义 | 第11-19页 |
1.2.1 生产废水的组成及特性 | 第11-13页 |
1.2.2 生产废水的危害 | 第13-14页 |
1.2.3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 第14-19页 |
1.3 国内外生产废水净水工艺研究现状及常见工艺 | 第19-22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常见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 第20-21页 |
1.3.3 应用于生产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工艺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6页 |
2.1 实验地区地表水净水厂生产废水特性 | 第24-25页 |
2.2 北方某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概述 | 第25-26页 |
2.2.1 水厂概况 | 第25页 |
2.2.2 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 第25-26页 |
2.3 实验用水及水质 | 第26-28页 |
2.4 实验装置与仪器 | 第28-30页 |
2.4.1 实验装置 | 第28-30页 |
2.4.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5 实验试剂与测定指标 | 第30-36页 |
2.5.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5.2 分析指标 | 第31-36页 |
第3章 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量计算及水质分析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净水工艺中生产废水量的计算 | 第36-42页 |
3.2.1 生产废水总量的确定 | 第36-38页 |
3.2.2 净水厂污泥量的计算 | 第38-40页 |
3.2.3 污泥量确定 | 第40-41页 |
3.2.4 污泥量的现场测定 | 第41-42页 |
3.3 反冲洗废水水量的计算 | 第42-43页 |
3.4 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第43-44页 |
3.4.1 沉淀池生产废水平均浓度测定 | 第43页 |
3.4.2 沉淀池生产废水排泥规律的研究 | 第43-44页 |
3.4.3 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性质研究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 第46-59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混凝处理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6-52页 |
4.2.1 投加PAC(聚合氯化铝)静沉实验研究 | 第46-47页 |
4.2.2 投加PAM(聚丙烯酰胺)之后静沉实验研究 | 第47-48页 |
4.2.3 PAM与PAC混合联用时静沉实验研究 | 第48-49页 |
4.2.4 PAM与石灰联用时静沉实验研究 | 第49页 |
4.2.5 PAM对生产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49-50页 |
4.2.6 PAM投加对干污泥量的影响研究 | 第50-51页 |
4.2.7 滤池反冲洗废水中投加PAM实验研究 | 第51-52页 |
4.3 水质指标的分析 | 第52-53页 |
4.3.1 不投加PAM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第52-53页 |
4.3.2 投加PAM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第53页 |
4.4 混凝处理实验研究 | 第53-54页 |
4.5 沉淀池生产废水混合沉淀与滤池反冲洗废水试验 | 第54-55页 |
4.6 生产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 第55-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混凝处理的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回用及效益分析 | 第59-64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生产废水的回用分析 | 第59-62页 |
5.3 生产废水的效益分析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