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保心汤对心梗后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24页 |
1. 现代医学对心梗所致心衰的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1.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1.2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 | 第13-18页 |
1.3 西医治疗的不足 | 第18页 |
2. 祖国医学对心梗所致心衰的认识 | 第18-22页 |
2.1 中医病名研究 | 第18-19页 |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第19-20页 |
2.3 中医辩证论治研究 | 第20-21页 |
2.4 现代中医学治疗进展 | 第21-22页 |
3. 心力衰竭生存质量研究 | 第22-24页 |
3.1 生存质量定义 | 第22页 |
3.2 生存质量和中医 | 第22页 |
3.3 生存质量与心力衰竭 | 第22-23页 |
3.4 评价心力衰竭的生存质量量表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4-3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临床资料 | 第24-27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24-26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26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2.5 研究病例的终止条件 | 第26-27页 |
3. 分组、治疗及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3.1 分组 | 第27页 |
3.2 治疗 | 第27页 |
3.3 观察指标 | 第27-28页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8-29页 |
3.5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9-36页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9-30页 |
4.2 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 第30-35页 |
4.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35页 |
4.4 一般耐受性观察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6-42页 |
1.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36页 |
2. 黄芪保心汤组方思路 | 第36-39页 |
2.1 黄芪保心汤组方 | 第36页 |
2.2 黄芪保心汤组方分析 | 第36-39页 |
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1 心功能改善疗效分析 | 第39页 |
3.2 BNP水平 | 第39页 |
3.3 心脏彩超相关数据 | 第39-40页 |
3.4 生存质量评估 | 第40页 |
3.5 中医证候积分 | 第40页 |
4. 结论 | 第40页 |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附录1 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48-49页 |
附录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49-50页 |
附录3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 | 第50-51页 |
附录4 36条简明健康问卷 | 第51-54页 |
附录5 英文缩略语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