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1.1 中医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1.1 中医对认知障碍的病位认识及沿革 | 第11页 |
1.1.2 中医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病因病机的探讨研究 | 第11-12页 |
1.1.3 中医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现状 | 第12-14页 |
1.2 西医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2.1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概念认识 | 第14-15页 |
1.2.2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分析 | 第15页 |
1.2.3 脑梗死后MCI的危险因素 | 第15-16页 |
1.2.4 西医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的探究 | 第16页 |
1.2.5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西医治疗 | 第16-17页 |
1.3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35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8-22页 |
2.1.1 一般资料 | 第18-20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1-22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2.1.5 脱落标准 | 第22页 |
2.1.6 剔除标准 | 第22页 |
2.2 临床实施 | 第22-23页 |
2.2.1 内科基础治疗 | 第22页 |
2.2.2 分组方法 | 第22页 |
2.2.3 针灸治疗方案 | 第22-23页 |
2.3 主要观察指标 | 第23-24页 |
2.3.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第23页 |
2.3.2 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第23页 |
2.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 第23-24页 |
2.3.4 经颅多普勒检查及屏气试验 | 第24页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4-25页 |
2.5 资料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2.6 研究结果 | 第25-29页 |
2.6.1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比较 | 第25页 |
2.6.2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2.6.3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Barthel量表评分比较 | 第26页 |
2.6.4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常转化率比较 | 第26-27页 |
2.6.5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TCD检查结果变化对比 | 第27页 |
2.6.6 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屏气试验结果变化对比 | 第27-28页 |
2.6.7 治疗前后MMSE、MoCA评分变化与BHI指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2.7 讨论 | 第29-35页 |
2.7.1 脑血流动力学因素在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 | 第29-30页 |
2.7.2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MCI的理论初探 | 第30-31页 |
2.7.3 选穴依据 | 第31-32页 |
2.7.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2.7.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录 | 第42-49页 |
附录1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第42-44页 |
附录2 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第44-45页 |
附录3 全面衰退量表(GDS) | 第45-46页 |
附录4 日常活动功能Barthel量表 | 第46-47页 |
附录5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 第47-48页 |
附录6 结果附图 | 第48-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