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5-2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5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5-16页 |
1.5 分组和碱烧伤模型制作 | 第16-17页 |
1.6 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和角膜混浊度评分 | 第17页 |
1.7 HE 染色组织学 | 第17-18页 |
1.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8-19页 |
1.9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第19-20页 |
1.10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2 结果 | 第21-50页 |
2.1 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 第21-24页 |
2.2 角膜混浊度评分 | 第24-26页 |
2.3 HE染色 | 第26-29页 |
2.3.1 正常大鼠的角膜组织学形态 | 第26页 |
2.3.2 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的组织学形态改变 | 第26-27页 |
2.3.3 HE染色角膜组织炎症细胞计数 | 第27-29页 |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9-37页 |
2.4.1 PCNA阳性细胞计数 | 第29-32页 |
2.4.2 α-SMA阳性细胞计数 | 第32-34页 |
2.4.3 Caspase-3 阳性细胞计数 | 第34-37页 |
2.5 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 | 第37-50页 |
2.5.1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 第37-41页 |
2.5.2 PCNA的基因表达 | 第41-42页 |
2.5.3 基质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42-46页 |
2.5.4 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46-50页 |
3 讨论 | 第50-57页 |
3.1 角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学基础 | 第50-51页 |
3.2 BMSCs的旁分泌作用与损伤修复的关系 | 第51-52页 |
3.3 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上皮层愈合的影响 | 第52页 |
3.4 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3.5 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基质纤维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 MSC-CM对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4-57页 |
3.6.1 MSC-CM对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2 MSC-CM对Caspase-3 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合成的旁分泌因子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 第66-8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