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一、《新青年》讨论民主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5-18页 |
(一) 《新青年》出场前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政治环境 | 第15-17页 |
(二) 《新青年》同人的聚合与分裂 | 第17-18页 |
二、《新青年》中民主思想的展开 | 第18-33页 |
(一) 《新青年》的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 | 第18-20页 |
(二) 《新青年》前期的民主思想(1915 年9 月——1918 年9 月) | 第20-26页 |
(三) 《新青年》中后期的民主思想(1918 年9 月——1922 年7 月) | 第26-33页 |
三、观念变革:《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主导地位的确立 | 第33-40页 |
(一) 《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主导地位的确立 | 第33-35页 |
(二) 《新青年》中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 第35-40页 |
四、缘何选择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 第40-50页 |
(一) 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巨大阻力 | 第41-42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比较优势 | 第42-44页 |
(三)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初步建构 | 第44-45页 |
(四)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道路 | 第45-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