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BRAS设备相关技术 | 第12-26页 |
2.1 PPP协议 | 第12-14页 |
2.1.1 PPP会话流程 | 第12-13页 |
2.1.2 PPP认证 | 第13-14页 |
2.1.3 PPP地址协商 | 第14页 |
2.2 PPPoE协议 | 第14-18页 |
2.2.1 PPPoE模型结构 | 第14-15页 |
2.2.2 PPPoE报文格式 | 第15-17页 |
2.2.3 PPPoE协议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2.3 认证、授权和计费 | 第18-21页 |
2.3.1 RADIUS协议 | 第19-20页 |
2.3.2 HWTACACS协议 | 第20-21页 |
2.3.3 RADIUS协议和HWTACACS协议的比较 | 第21页 |
2.4 用户地址管理 | 第21-23页 |
2.4.1 Ipv4地址分配方式 | 第22页 |
2.4.2 Ipv6地址分配方式 | 第22-23页 |
2.5 安全性控制 | 第23-24页 |
2.5.1 访问控制 | 第23页 |
2.5.2 安全ARP | 第23页 |
2.5.3 其他安全控制 | 第23-24页 |
2.6 服务质量 | 第24-25页 |
2.6.1 用户带宽限制 | 第24页 |
2.6.2 计费策略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BRAS备份机制 | 第26-45页 |
3.1 双机热备份 | 第26-37页 |
3.1.1 用户会话实时备份 | 第26-28页 |
3.1.2 故障检测 | 第28-31页 |
3.1.3 故障检测结果和协议联动 | 第31-32页 |
3.1.4 二层设备MAC表更新 | 第32页 |
3.1.5 流量切换 | 第32-37页 |
3.2 虚拟化技术 | 第37-42页 |
3.2.1 IRF软件架构 | 第38-39页 |
3.2.2 IRF的系统管理 | 第39-40页 |
3.2.3 IRF分裂检测处理 | 第40-42页 |
3.2.4 基于IRF的网络整合 | 第42页 |
3.3 认证服务器的备份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热备份与IRF备份方案的测试 | 第45-51页 |
4.1 测试方案 | 第45页 |
4.2 测试环境 | 第45-46页 |
4.3 测试执行 | 第46-49页 |
4.3.1 基本功能测试 | 第46-47页 |
4.3.2 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4.3.3 异常测试 | 第48-49页 |
4.3.4 组合功能测试 | 第49页 |
4.4 测试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BRAS设备测试设计研究 | 第51-59页 |
5.1 测试设计策略分析 | 第51页 |
5.2 测试重点分析 | 第51页 |
5.3 测试点设计思路 | 第51-53页 |
5.3.1 配置测试设计 | 第52页 |
5.3.2 功能测试设计 | 第52页 |
5.3.3 性能规格测试设计 | 第52页 |
5.3.4 稳定性测试设计 | 第52-53页 |
5.3.5 异常测试设计 | 第53页 |
5.3.6 互操作测试设计 | 第53页 |
5.4 自动化测试 | 第53-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