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弓网电弧的研究进展概述 | 第15-21页 |
1.2.1 电弧产生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2 电弧电气特性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2.3 电弧检测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4 电弧电气干扰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2.5 电弧能量特性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本论文研究工作 | 第21-23页 |
第2章 试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 第23-33页 |
2.1 试验系统 | 第23-27页 |
2.1.1 试验装置 | 第23-25页 |
2.1.2 试验信号采集系统 | 第25-27页 |
2.2 试验材料和参数 | 第27-2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2.2.2 试验参数 | 第28-29页 |
2.3 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29-32页 |
2.3.1 试验步骤 | 第29页 |
2.3.2 数据信号消噪和压缩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2.3.3 电弧能量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2.3.4 表面分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45页 |
3.1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3.1.1 弓网电弧产生前后电压、电流、离线距离信号 | 第33-35页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2 弓网电弧熄弧距离 | 第36-41页 |
3.2.1 试验过程波形 | 第36-39页 |
3.2.2 弓网电弧熄弧距离分析 | 第39-40页 |
3.2.3 和数显测微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3.3 弓网电弧起弧距离 | 第41-44页 |
3.3.1 过程分析 | 第41-43页 |
3.3.2 弓网电弧起弧距离分析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的影响 | 第45-54页 |
4.1 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起弧距离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1 电压对电弧起弧距离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4.1.2 电流对电弧起弧距离影响分析 | 第47页 |
4.2 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熄弧距离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1 电压对电弧熄弧距离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4.2.2 电流对电弧熄弧距离影响分析 | 第49页 |
4.3 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燃弧距离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1 弓网电弧燃弧过程 | 第49页 |
4.3.2 弓网电弧燃弧距离分析 | 第49-50页 |
4.4 弓网电弧起(熄)弧、燃弧过程比较分析 | 第50-53页 |
4.4.1 试验起(熄)弧过程比较分析 | 第50-52页 |
4.4.2 试验燃弧过程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电压、电流对电弧烧蚀磨损的影响 | 第54-64页 |
5.1 电压、电流对电弧烧蚀磨损的试验及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5.1.1 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 第54-55页 |
5.1.2 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2.1 电压、电流对电弧烧蚀磨损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5.3 滑板、接触网导线烧蚀磨损表面比较分析 | 第59-63页 |
5.3.1 滑板烧蚀磨损表面比较 | 第59-61页 |
5.3.2 接触网导线烧蚀磨损表面比较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