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概述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现实的困惑与法律的盲区 | 第12页 |
第二节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与相关术语辨析 | 第13-15页 |
一、商标许可增值法益、符号价值及商标价值 | 第13-14页 |
二、商标许可增值法益与商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既有理论梳理与评析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于许可人的现有思路及评析 | 第15-17页 |
一、意思自治原则 | 第15-16页 |
二、商标与增值法益之“紧密联系说” | 第16页 |
三、商标许可合同目的与本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于被许可人的现有思路及评析 | 第17-22页 |
一、劳动财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二、收养理论 | 第18页 |
三、商标权利共存 | 第18-19页 |
四、物权法中的“添附规则”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的归属问题之域外考察与反思 | 第22-26页 |
第一节 有关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理论界关于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启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问题新出路 | 第26-58页 |
第一节 混淆可能性理论抑或利益平衡原则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混淆可能性理论适用于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正当性分析 | 第29-41页 |
一、商标功能再认识 | 第29-32页 |
二、商标本质辨析 | 第32-34页 |
三、商标权保护扩张理论质疑:商标淡化和联想理论 | 第34-38页 |
四、商标法的立法基调 | 第38-40页 |
五、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混淆可能性理论的具体适用 | 第41-51页 |
一、混淆可能性判定因素之考察 | 第41-45页 |
二、商标许可增值法益归属判定应以消费者不产生混淆可能性为限 | 第45-48页 |
三、评“王老吉”案 | 第48-51页 |
第四节 利益衡平原则视角下补充性规则 | 第51-58页 |
一、商标许可合同的指导性条款 | 第51-52页 |
二、商标放弃条款 | 第52-54页 |
三、延展许可 | 第54页 |
四、强制转让 | 第54-56页 |
五、后合同义务体系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