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7页 |
1.3.1 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洗钱视角的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子研究 | 第14-15页 |
1.3.3 洗钱视角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洗钱视角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1.3.5 简要述评 | 第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洗钱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2.1 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1.1 初始起步阶段 | 第20页 |
2.1.2 平稳增长阶段 | 第20页 |
2.1.3 高速增长阶段 | 第20-21页 |
2.1.4 调整发展阶段 | 第21页 |
2.2 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现状描述 | 第21-26页 |
2.2.1 投资规模 | 第21-24页 |
2.2.2 区域流向 | 第24-25页 |
2.2.3 产业结构 | 第25页 |
2.2.4 行业分布 | 第25-26页 |
2.3 外商直接投资洗钱定义及主要方式 | 第26-27页 |
2.3.1 外商直接投资洗钱定义 | 第26页 |
2.3.2 外商直接投资洗钱的主要方式 | 第26-27页 |
2.4 外商直接投资洗钱的过程与诱因分析 | 第27-28页 |
2.4.1 外商直接投资洗钱的过程 | 第27-28页 |
2.4.2 外商直接投资的诱因分析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知识资本—洗钱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第29-40页 |
3.1 知识资本模型理论 | 第29页 |
3.2 知识资本模型设定 | 第29-32页 |
3.2.1 知识资本模型因子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3.2.2 知识资本模型 | 第31-32页 |
3.3 知识资本—洗钱模型 | 第32-38页 |
3.3.1 知识资本—洗钱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3.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35页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选址—洗钱实证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第40-45页 |
4.1 选址模型理论概述 | 第40页 |
4.2 选址模型设定 | 第40-41页 |
4.3 选址—洗钱模型 | 第41-44页 |
4.3.1 选址—洗钱模型构建 | 第41页 |
4.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反洗钱监管建议 | 第45-49页 |
5.1 完善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反洗钱监管措施 | 第45-46页 |
5.1.1 积极完善反洗钱政策制度 | 第45页 |
5.1.2 严格把控外资来源审查 | 第45-46页 |
5.1.3 细分各行各业监管措施 | 第46页 |
5.2 保障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反洗钱监管资源供给 | 第46-47页 |
5.2.1 培养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 | 第46-47页 |
5.2.2 强化反洗钱激励机制 | 第47页 |
5.3 加强国外和国内反洗钱监管合作 | 第47-49页 |
5.3.1 国际层面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共享 | 第47-48页 |
5.3.2 国内各地方政府的及时沟通和因地制宜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