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法和生物法降解染料过程中生物毒性变化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染料及染料废水概述 | 第12-14页 |
1.1.1 染料分类 | 第12页 |
1.1.2 染料及染料废水危害 | 第12页 |
1.1.3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2 生物毒性概述 | 第14-17页 |
1.2.1 急性毒性 | 第14-15页 |
1.2.2 慢性毒性 | 第15页 |
1.2.3 遗传毒性 | 第15-16页 |
1.2.4 内分泌干扰性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芬顿法降解染料过程中急性毒性变化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30页 |
2.3.1 降解前 | 第21-26页 |
2.3.2 降解后 | 第26-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遗传毒性实验 | 第32-47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40页 |
3.2.1 芬顿法 | 第32-33页 |
3.2.2 混合菌群FF降解染料 | 第33页 |
3.2.3 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33-35页 |
3.2.4 固相萃取 | 第35-36页 |
3.2.5 SOS/umu遗传毒性测试 | 第36-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3.1 芬顿法 | 第40-42页 |
3.3.2 混合菌群FF降解降解染料 | 第42-44页 |
3.3.3 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44-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抗雌激素活性实验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4.2.1 芬顿法 | 第47页 |
4.2.2 混合菌群FF降解染料 | 第47页 |
4.2.3 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47页 |
4.2.4 固相萃取 | 第47-48页 |
4.2.5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48-51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4.3.1 芬顿法 | 第51-53页 |
4.3.2 混合菌群FF降解降解染料 | 第53-54页 |
4.3.3 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三维荧光光谱及产物分析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试验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5.2.1 三维荧光光谱 | 第57-58页 |
5.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58-5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2页 |
5.3.1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第59-65页 |
5.3.2 三维荧光光谱与生物毒性的关系 | 第65-66页 |
5.3.3 GC-MS分析结果 | 第66-72页 |
5.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