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空间视角下的广场舞研究--以上海市W镇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6页
    二、既有研究概述第16-18页
    三、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20页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20-22页
第二章 广场舞兴盛的社会背景与现状第22-32页
    一、广场舞形成的社会背景第22-25页
        (一)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第22-23页
        (二) 中老年人口闲暇时间的增加第23-24页
        (三) 公共空间“公开性”的时代性转换第24-25页
    三、广场舞的发展状况及案例第25-32页
        (一) 广场舞的发展状况第25-27页
        (二) 上海市W镇广场舞的状况第27-32页
第三章 广场舞的行动主体及核心话语第32-44页
    一、行动的主体第32-34页
        (一) 多元化的角色第32-33页
        (二) “他人”的三种类型第33-34页
    二、女性为主的区域第34-40页
        (一) 行动者以女性为主第35-36页
        (二) 女性身体的空间规训第36-38页
        (三) 女性自我意识的凸显第38-40页
    三、空间的核心话语:健康第40-44页
        (一) “都是为了健康”第41-42页
        (二) “消失的偏头痛”第42-44页
第四章 广场舞的物质空间第44-56页
    一、物质空间的布局第44-50页
        (一) 舞蹈空间第46-48页
        (二) 辅助性空间第48-49页
        (三) “他人”观看区域第49-50页
    二、空间的藕合第50-51页
        (一) “茶馆”与广场舞空间的关联第50-51页
        (二) 道路与广场舞空间第51页
    三、变化的各空间要素第51-56页
        (一) 变化的成员第52-53页
        (二) 变化的音乐和舞蹈第53页
        (三) 变化的“观众”第53-56页
第五章 广场舞的社会空间第56-72页
    一、趣缘化的空间和互动的空间第56-60页
        (一) 趣缘化的空间第56-58页
        (二) 互动的空间第58-60页
    二、消费的空间第60-62页
    三、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空间第62-67页
        (一) 自我认同的空间第63-64页
        (二) 自我实现的空间第64-67页
    四、同化和归属的空间第67-72页
        (一) 空间的同化第67-68页
        (二) 归属:“我们是跳舞的人”第68-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72-80页
    一、结论第72-75页
    二、讨论与反思:广场舞成为一种公共领域的可能性第75-77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1: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第84-85页
附录2:访谈提纲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制度视角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页信息和图像特征的Web图像检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