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肠疾病论文--大肠疾病论文--结肠疾病论文

溃疡性结肠炎及回肠贮袋肠道微生物屏障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0-11页
前言第11-1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3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3-14页
1.材料与方法第14-26页
    1.1 实验材料第14-16页
        1.1.1 实验对象第14页
        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14-16页
        1.1.3 主要仪器第16页
    1.2 实验分组第16-18页
        1.2.1 实验分组设计第16-17页
        1.2.2 分组依据第17-18页
    1.3 实验方法第18-26页
        1.3.1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8-20页
        1.3.2 基因组DNA浓度及纯度检测第20页
        1.3.3 细菌基因组 16SrDNA V3区特异性扩增第20-23页
        1.3.4 对Touchdown PCR产物的DGGE电泳检测第23-25页
        1.3.5 实验数据的统计第25-26页
2.结果第26-42页
    2.1 临床资料第26-27页
    2.2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鉴定第27-28页
    2.3 Touchdown PCR产物鉴定第28-29页
    2.4 DGGE图谱解读第29页
    2.5 DGGE重现性鉴定第29-30页
    2.6 DGGE条带回收测序结果第30-31页
    2.7 健康对照组DGGE图谱分析第31-32页
    2.8 UC各组DGGE图谱分析第32-38页
        2.8.1 健康对照组与UC各组细菌多样性分析第32-34页
        2.8.2 健康对照组与UC各组Dice相似性及UPGMA树状图分析第34-36页
        2.8.3 健康对照组与UC各组主成份分析第36-38页
    2.9 IPAA术后各组DGGE图谱分析第38-42页
        2.9.1 健康对照组与IPAA术后各组细菌多样性分析第38-39页
        2.9.2 健康对照组与IPAA术后各组Dice相似性及UPGMA树状图分析第39-40页
        2.9.3 健康对照组与IPAA术后各组主成份分析第40-42页
3.讨论第42-51页
    3.1 肠道屏障第42-46页
        3.1.1 肠道屏障的组成及特点第42-44页
        3.1.2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微生物屏障第44-45页
        3.1.3 IPAA术后贮袋微生物屏障第45-46页
    3.2 16SrDNA-PCR-DGGE技术第46-48页
        3.2.1 16SrDNA遗传信息第46-47页
        3.2.2 DGGE技术第47-48页
    3.3 实验结果讨论第48-51页
不足和展望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第58-69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TDS的馈线保护装置性能测试
下一篇:CT多平面重建术前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入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