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铁铁路物流中心项目投资效益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 1.1.1 物流的定义及分类 | 第12-13页 |
| 1.1.2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 | 第13页 |
| 1.1.3 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 第13-14页 |
| 1.1.4 现代物流价值提升因素 | 第14-15页 |
| 1.1.5 现代物流的观念创新 | 第15页 |
| 1.1.6 铁路物流现状、优势与不足 | 第15-17页 |
| 1.1.7 铁路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17-18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1.2.1 铁路物流中心市场分析研究 | 第18页 |
| 1.2.2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研究 | 第18页 |
| 1.2.3 进行铁路物流中心投资效益研究 | 第18页 |
| 1.3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5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第2章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项目概况 | 第20-27页 |
| 2.1 项目背景介绍 | 第20-23页 |
| 2.1.1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简介 | 第20-21页 |
| 2.1.2 物流市场现状及行业背景 | 第21-23页 |
| 2.2 项目SWOT分析 | 第23-27页 |
| 2.2.1 项目优势(Strength) | 第23页 |
| 2.2.2 项目劣势(Weakness) | 第23-24页 |
| 2.2.3 项目机会(Opportunity) | 第24页 |
| 2.2.4 项目威胁(Threats) | 第24-27页 |
| 第3章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 第27-49页 |
| 3.1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 3.1.1 物流需求构成 | 第27页 |
| 3.1.2 物流需求来源 | 第27-28页 |
| 3.1.3 菏泽市货运总量预测 | 第28-30页 |
| 3.2 项目市场分析 | 第30-39页 |
| 3.2.1 吸引、辐射范围的确定 | 第30页 |
| 3.2.2 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 第30-39页 |
| 3.3 项目货运量预测 | 第39-47页 |
| 3.3.1 散堆装作业区 | 第39-42页 |
| 3.3.2 石化油品物流区 | 第42-43页 |
| 3.3.3 成件包装货物作业区 | 第43-45页 |
| 3.3.4 笨大货物作业区 | 第45页 |
| 3.3.5 集装箱作业区 | 第45-46页 |
| 3.3.6 小汽车装卸区 | 第46页 |
| 3.3.7 保税物流区 | 第46页 |
| 3.3.8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项目运量汇总 | 第46-47页 |
| 3.4 项目功能定位研究 | 第47-49页 |
| 3.4.1 铁路货运基本功能 | 第48页 |
| 3.4.2 物流增值服务功能 | 第48页 |
| 3.4.3 综合服务功能 | 第48-49页 |
| 第4章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第49-56页 |
| 4.1 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和依据 | 第49-52页 |
| 4.1.1 投资估算方法 | 第49-51页 |
| 4.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 第51-52页 |
| 4.2 静态投资费用编制 | 第52-53页 |
| 4.3 动态投资费用 | 第53页 |
| 4.4 估算总额 | 第53页 |
| 4.5 资金筹措 | 第53-54页 |
| 4.6 营运模式研究 | 第54-56页 |
| 4.6.1 管理模式 | 第54页 |
| 4.6.2 招商模式 | 第54-55页 |
| 4.6.3 盈利模式 | 第55-56页 |
| 第5章 菏泽铁路物流中心项目经济评价 | 第56-66页 |
| 5.1 基础资料 | 第56页 |
| 5.1.1 评价依据 | 第56页 |
| 5.1.2 研究年度、建设期和计算期 | 第56页 |
| 5.2 财务评价 | 第56-64页 |
| 5.2.1 基本参数 | 第56-57页 |
| 5.2.2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 第57-61页 |
| 5.2.3 财务评价指标 | 第61页 |
| 5.2.4 项目风险及对策分析 | 第61-63页 |
| 5.2.5 不确定性分析 | 第63-64页 |
| 5.2.6 结论 | 第64页 |
| 5.3 国民经济评价 | 第64-65页 |
| 5.3.1 降低公路压力的效益 | 第64页 |
| 5.3.2 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益 | 第64-65页 |
| 5.3.3 减少环境污染的效益 | 第65页 |
| 5.3.4 增加就业的效益 | 第65页 |
| 5.4 结论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